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营造梦想的现实
——读荣志彬近作
陈 默
现实中,常人都会有梦想,以将由于机遇和能力的不同所造成的真实差异,用精神意念抚平。如是,娶了天仙,当了总统,一夜暴富,报应仇人等等平时难以实现的“理想”,在梦想中瞬间完成,快感由此而生,哪管昙花一现。与被动生梦有所不同的是,用艺术方式营造梦想的现实,却是在主观能动中创造实现的。艺术家荣志彬,在其作品中不断将梦幻的理想,在画布上溢出释放。于精神的虚拟时空中,带着自己也带着他者,经历不一样的视觉浪漫之旅。
荣志彬近期的一批新作,其创意出发点,来自网络社会形形色色的生态资源。人们从传统的农耕文化和前工业文明中,曾得到不少实惠与享受。而且,也顺其自然地沉淀着厚重的精神与物质的消费习惯。这些“习惯”,一小部分会顺应时尚衍变滋生出新的物质,大部分则会产生对新物质文化发展的阻力。这就难怪,一方面,网络以水银泻地之势渗透并摧残着运转多年的社会机器;一方面,习惯成自然的社会陈规陋习在顽强地与新事物对垒搏弈。其结果是,一路在高歌猛进,上演信息时代的动漫活剧;一路在苟延残喘,低吟着曾经的过气时光和风花雪月。这种社会形态的二律背反,并不是当今社会的新发明。历史上的诸朝各代,都曾发生过许多新旧文化的抗争事件。只不过,我们今天遭遇的事态远强于过去罢了。作者将这些来自身边的体验感受,在梦境中深度加工,演化成似曾相识又物是人非的意感图像:大眼中的阴郁焦虑,专注中的忐忑不安,迷彩中的层层雾瘴,流行中的喜怒无常。在社会的难以言说的演进中,创造和主宰社会的“人”,在很多时候往往被社会所绑架。因是果?亦或果是因?在事物的灭与不灭中,一切都在迷局中。
他的另外一组作品,为“午夜”系列。选择这个时间切入点,实际也选择了“梦”的归宿。在午夜里,生物们一方面进入低能质的新陈代谢,一方面又情欲勃发周而复始。当然,这种现象多与普通物种关系不大,却为生物的高端霸主人类所发明并繁衍光大。因此,午夜便成了高智商的人类,永远也想象和消费不尽的情感盛宴。对这类主题的艺术介入,每个介入者,一定会因自身的知识背景及感悟的差异,呈现着不同的图像答案。作者敏锐地把握着这一主题的核心,将关乎女性的情感生理元素,在夜色的语境里,进行以自我诠释为蓝本的意境铺设,和抽离原生背境的荒诞趣向组合。有情不是情,无欲皆为欲。在流动的图像与痕迹的节律里,人们的阅读在炽热的生理暗涌中随夜色沉浮醉迷,又在白日的醒世棒喝中见光遁形……
2008年1月于成都龙王庙
作者:陈默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