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草书《千字文》创作谈

         我国的书法艺术因其强烈的民族个性而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纵览中国书法史,历代有成就的书法大家都是在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下足了功夫,并在严格的规矩法度中创造了更加优秀的艺术。在这条艺术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有志于书者,都有义务创作出最好的作品来不断丰富中国书法艺术这座宝库。出于多年来对我国早期优秀蒙学课本《千字文》的研究,又对历代书法大家《千字文》范本的临写,尤其对智永、怀素两部范本的临习不下十年之久,逐渐萌发了用草书创作《千字文》的念头。

        但要创作这部巨制谈何容易,不仅古人这座高山难于翻越,就是近现代大家也难比肩。但此念一起便无法熄灭。书法是一次性挥洒便要完成的艺术,在这一次性挥洒的过程中,既要随心所欲,又不逾规矩法度,既要真实地记录当时喜怒哀乐的情性变化,又要反映自身的气质,综合修养和审美观,并将这种自我精神物化到宣纸上,这些难度必须在进入创作前克服掉,此点上我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因为作品一旦完成,其成功与否均由读者来评判。而读者最先要考虑的便是作品的形质与神采。有关形质与神采从古评到今,已是评定书法优劣的准绳。最早提出此点的便是王僧虔与张怀瓘。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张怀瓘在《文字论》中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此两点都把神采放在了首要地位上。所不同的是王把字形和笔画的质量放在了同一层次上,并把这两者都列入了次要地位,而张仅把字形放在次要地位。这就为我创作《千字文》提供了一个启示,神采靠什么表现,靠笔,还是墨,其实靠的是笔划的质量,笔划质量高的作品必定有打动读者的神采。于是锻造好笔划就成为创作前的第一要务。由于我是高捉管,居高临下,具有擒纵的优势,加上多年来中锋行笔,又对字的构建烂熟于胸,很快便进入了创作前的其它准备。

        到了二零零四年的四月中旬即四月十五日一切准备就绪,家人已离开画室,丈二的条屏已摆在案上,早餐后,便进入了书写。哪知当写到第八屏“造次弗离”的“弗”字时,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打断了我的思路和兴致,手中的毛笔戛然而止,并在“弗”字处落了重重的一笔墨。当不得已接完电话后,脑海里一片空白,再也无法回到案子上来,精心准备的此次创作由于状态被破坏,只好作罢,并一气之下将八屏全部撕毁。其实我夫人离开画室前我早已吩咐关掉手机和电话,哪知还是忽略了一个插头没有拔掉。在此后的十多天中我像生了大病一样,直到月底才调整过来,于四月二十九日再次进入状态,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一点多一气近六个半小时完成了《千字文》二十屏的创作。在此次创作中,我有意在第八屏将“弗”字写得很重,以记录第一次创作的失败。纵观通篇,气势宏恢,线条如行云流水质感极好,在婀娜多姿的曲线上自有一股生辣、奇崛的变化,不圆而圆,不方而方,有一种使人难以捉摸的节律感,此篇巨制,虽从古代走来,但仍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个性风格,虽大气磅礴但毫无火气,很能使人回味。在当年十一月的画展中获得圈内人士的很高评价,普遍认为是一部难得的草书书法范本。

作者:胡岩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