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觉和性情,编制自己的山水梦
————记山水画家时振华
王居明
就像是游览一处名山大川,虽去过多次,但每次都会有一种新鲜感,都能体会出不同的情怀和美感,正所谓,山川依旧,心境不同······我读时振华先生的作品,心中便有这样一种感觉。
山也还是那座山,水也还是那道水,草木未变,茅舍依然,但在时振华先生的笔下,却幻化出了无数不同的美景,编织了无数不同的梦境,奏响着旋律不同的乐章:或气势磅礴;或幽深绵长,有的是春意盎然,有的是秋风萧瑟;有的是对大自然真实的写照;有的是心中梦幻的表白······因为他将自己独特的审美和真正的性情,融汇在了山川草木之间,他把大自然通过自己的心来虑化,将之演变成了情感表达的符号,任全部性情宣泄,将灵魂中本质的东西通过山川沟壑反映出来,可谓“因心造境,画映心象”。于是他笔下的山与水都有了生命和个性,都跟着他姓时了,都在替他诉说······或许这就是个人风格吧!我是这样认为的,两字:有味!
细品时振华先生的画,便可看出其深厚的传统功底和娴熟的笔墨技巧,皴擦点染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应是得力于他自17岁开始进入工艺美术研究所,临摹过大量古代名画而打下的坚实基础。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被传统所困,而是汲足了传统的营养,又从传统中走出来,将自己的作品融入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个人风格,在它的作品上烙了深刻“时氏”之印,“时”是时代的时,也是时振华的时。它的作品中运用独特的水墨技法创造的氤氲之气,使整个画面富有了灵性,山川有了精神,墨色也随之灵动,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语言,真正做到了笔墨与自然之美的统一,笔墨与自己情怀的契合,这无疑也是对传统技法的再创造。两字:钦佩!
时振华先生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过:他搞一张大的创作,都要有长时间的酝酿过程。他的办法是把纸、笔、墨备好,把眼前该做的事做完,养好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在激情饱满与沉着冷静的交织中,沉浸在笔墨的烟云中。这使我想起了《东庄论画》作者王冕所说:“未作画前全在养兴。或睹云泉,或观花鸟,或散步清吟,或焚香啜茗,使胸中有得,技痒兴发,即伸纸舒毫,兴尽斯止。”画自己所想,吐胸中块垒。难怪的他作品“天机活泼,迴出尘表”,这是画家心灵的写照,也是奇之所在。此时画中的山水似山非山,似水非水,只是画家情怀的表象而已。两字:妙哉!
许多画家处于多种原因,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都很在意,而振华先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曾听过许多人对自己作品的评说,每一幅都有相反的评论,静下心来想:他们说的都在理,但有时和自己所想不着边,所以自己很少关注别人对自己画的评论。在创作时,摒除一切杂念,珍惜最初的感觉,把握瞬间的火花,尽力去表现完美它。凭着自己的感觉,去编制属于自己的山水之梦。他说:不管别人如何去说,路还是要自己走,走自己的路心里踏实。是的,路要走自己的路。送振华先生两字:坚持!
2005年发表于《美术鉴赏》第三期
作者:王居明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