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与何玲相识是在长沙的一次偶遇,他极具特色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大量鸟人合一的怪异形象让人想起Alan Parker执导的电影《鸟人》。所不同的是,电影中无处不在地弥散着极端现代化的非人性和压抑,恰如《现代启示录》中所表现的情绪,而何玲的艺术创作则是企图将人与鸟的形象结合起来,并着力将一些常规的悖论以令人惊异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很多影像记录中,甚至充满了唯美的元素。正是在这样的境遇下,何玲引导人们思考自我,思考生活及其所属社会、文化。
这些行为艺术中很多被命名为“顶”,艺术家身着黑色羽衣,头顶又尖又长的黑色圆椎形帽子,从地上或高台上一跃而起,顶破悬挂在头顶的巨大黑色塑料袋子。随之而来的结果是艺术家装扮的鸟人从高处摔落下来,同时,黑色塑料袋内装满的白色粉末散落下来,将黑衣黑帽的艺术家“粉刷”一遍。艺术家创作过很多类似的作品,这些作品有时候会让人觉得费解,但如果我们从身体美学的角度来考虑,也许就会更多地理解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其中的一个关键词是“体验”。对于绘画和雕塑等传统艺术表达方式而言,“视觉”和“观看”比“体验”更为重要,但是在这里,艺术家要进行的是一种关于“个人”在非生活化场景中对自己身体的体验。并籍由这种方式和独特的装束、运动过程与社会文化发生关联
艺术家准备暂时结束这个系列的创作,因此,他创作了另外一件作品《消失在地表》。在这件作品中,他一反平时站立于平地和高台上的形式,在地上挖出一个洞来,同时将一堆氢气球挂在头上,从洞里向上跳。倘若从视平线,有时就只能看见一堆黑色的气球,鸟人从此消失。这件有趣的作品充满了东方智慧,而在另外的一些作品中,何玲也有意无意地在延续这样的思路。《一包中国盐》是他赴德国创作的一件作品。何玲将自己从中国带到德国的一包普通食用盐溶解在水中,通过复杂而原始的提炼方法,重新将这包盐转化为晶体形态。而在另一件录影作品中,他将一片普通的锡箔纸不断的揉动,在手指细腻的运动过程中,艺术家专注于体味自己部分身体的微小变化,同时也在实现锡箔纸自身的还原。
这些作品充满智慧,也包括了一种东方人对“身体”、“过程”特有的敏锐,这一点,恰是东方行为艺术区别于欧美行为艺术的显著特征之一。正是在这些作品中,何玲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并无时不刻地守护着自己精心营造的理想之梦。
2008年于望京
作者:盛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