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导语:
2018年转眼逝去,这一年艺术家们给艺术界留下了什么?作为艺术行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艺盘在2018年这个被认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时间点,为大家呈现一次转颈回望。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艺盘入驻艺术家已经达到1000位,其中,中青年学院派艺术家占比70%以上,他们作为未来中国艺术创作领域的中流砥柱,2018年毫无例外的为这个行业贡献了精彩纷呈的作品和活动。2019年伊始,艺盘学术部邀请30位艺盘入驻艺术家作为采访调研对象做一次集体呈现,也是艺盘推崇的中青年艺术家群体的一个成长缩影,希望通过30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个案,引起中国艺术界有关学术与市场参与者们的所思所想。
艺术家简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8级博士在读
师从陈辉教授
硕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师从徐步教授
现为九三学社社员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西安中国画院特聘画家
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理事
艺盘:在刚刚结束的 2018 年,从一名艺术工作者身份出发,您在 2018年的艺术工作领域中值得与大家回顾与分享的事件、活动有哪些?
温中良:2018年7月,像往年一样我和好友又进行了一个月的写生,这次的目标是新疆,一个月的收获很大,这种收获不是画了几幅作品,而是丰富或者改变了我的某种认知,对于自然,对于生命宇宙之感悟,也让自己逐渐打开了以前的某种局限,这是2017年去藏区的延续,也是我对自己目前绘画创作理念的深入。当然, 2018年的8月,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读博对我来说是另一件重要的事,而入学不久,即参加由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四川美院共同举办的四校在校生创作展并获奖则让我视为是对自己新的创作的一种鼓励和认可。
△《元山雪霁》46X69cm 2019年
△《苍山暮歌》 140X140cm 2018年
艺盘:请介绍一下,2018 年您在艺术创作领域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新作品?在创作观念和思路上有哪些新的启发?
温中良:2018年我并没有完整的大创作,更多的是对自己目前创作理念的实验和探索,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很多收获,也自认为有所成长,至少还有那么几幅稍微满意的作品。在这一阶段,我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对于当下的关注及新的表述方式的探索,个性与深度,传统与当代是我思考的重点。
△ 丹巴意象 96X180cm 2018年
艺盘:请谈谈 2018 年哪些人物、事件、著作、思潮等外界因素对您的艺术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温中良:2018年,给我直接影响的是我的导师陈辉教授,他开放、包容的理念使我可以放开了去思考和创作,并得到了老师具体、认真的指导,使我受益良多!而潜在的影响,则是18年下半年用心去读的那些书,那些关乎审美、关于艺术家个案及历史真实的文字让我更加宽容、深刻的认知艺术的史实,什么是过眼烟云,什么是值得留念及回味的则变得更清晰,这也会让我更加坚定的走自己想走的路子,既不想随波逐流,也不愿陈陈相因。
△ 桃花源 97X45cm 2018年
艺盘: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国美术在 40 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到了一个值得深入总结的时间点。从一位艺术家的角度,您在观察、研究、经历中国美术这 40 年之后有什么感想?温中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美术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四十年,这中间产生了很多有影响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其中不乏经典之作,还有着多种艺术观念及丰富的艺术样态的交融碰撞,个人以为总体是好的,是发展的。当然,作为主流美术或者说国家级的美展倡导机制来说,还应该更宽容一些,对于评选机制、作品类别、艺术样态再多些可能性,则会更有利于中国艺术的发展,毕竟艺术首先是艺术家个性和情感的表达,而艺术的功用只不过是艺术的附加功能,本末倒置则会让其丧失活力。虽然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目的性自然的存在,但过于从目的出发则会让艺术趋利,从而丧失了艺术的真实与思想个性的表达。
△ 幽谷清音 97X45cm 2018年
艺盘:2019 年的艺术之路,您有怎样的展望和期待?有哪些具体的工作、创作、活动计划?
温中良:2019充满了期待,也伴随着压力与偶尔的焦虑。读博,并不仅仅为了拿一纸文凭,对我而言,理论的学习研究与创作的探索不可偏废,技与道的交融会贯穿我的艺途始终。19年,绘事如常,有计划,也会有变化。
部分作品欣赏
△ 巴音布鲁克写生 45X68cm 2018年
△ 蔡树庵写生一 42X56cm 2018年
△ 蔡树庵写生二 42X224cm 2018年
△ 故城遗韵 45X68cm 2018年
△ 涞水写生 42X56cm 2018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