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浅谈青花瓷及鱼化龙纹盘介绍

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聊聊青花瓷,瓷器经过历代的不懈努力磨炼,在清朝达到巅峰,其辉煌如何,且看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小编会从瓷器历史、清朝瓷器和青花花押款碗三方面和大家一一介绍。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当时比较有名的还有柴窑和建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瓷器发展到清朝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一页。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
清朝前期,景德镇瓷器代表了国内乃至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随着国内外及宫廷对景德镇瓷器的需求量的激增,使康、雍、乾三代的景德镇瓷业进入了制瓷历史高峰。康熙的青花、五彩、三彩、郎窑红、豇豆红等装饰品种,风格别开生面;雍正的粉彩、斗彩、青花和高低温颜色釉等,粉润柔和,朴素清逸。乾隆的制瓷工艺,精妙绝伦、鬼斧匠工,前无古人。青花玲珑瓷、象生瓷雕、仿古铜、竹木、漆器等特种工艺瓷,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瓷业兴、百业兴,乾隆时督陶官唐英《陶冶图说》:“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清代中期,外销陶瓷发展出来的广彩,艳丽照人。而小编有幸见到一件青花鱼化龙纹盘,请看下图。

undefined

盘胎质细白,釉面光亮。青花发色纯正,浓勾淡染,色阶反差较大,特别是鱼头部利用留白,给人以明显的浓淡深浅多层次感觉,具有清代青花瓷的典型特征。绘画精细并讲究神韵,如鱼鳍及鱼鳞都画得较细腻;注意点睛之笔,眼珠点得有神;鱼身的弯曲处非常自然优美;水草画法讲求逼真、富有变化,且用浮萍穿插其间,画面中的鲤鱼给人有水藻中自在游弋跃动之感,有如鱼跃龙门化龙之意,极具收藏及欣赏价值。
清朝瓷器在目前收藏品市场一直是热门宝物,尤其是近几年,连续有清朝瓷器拍卖出天价。据小编了解,在2010年,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在北京匡时五周年秋拍中以6680万元落槌;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成交价格再次突破亿元大关,到达1.3亿;去年,一件"青雍正青花水纹秋葵纹宫碗"又以1.1亿元成交。今年春拍,香港市场更是锐不行当,打破通例同台演绎强烈的第五次"素、彩之争"。
以上便是小编对清朝瓷器的有限了解,如有建议的小伙伴,可在评论区留言小编看到即会回复。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