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展讯 清风徐来:山东博物馆明清墨竹展

2019-03-18 14:02

墨竹始于北宋的文同,在文同和苏轼的倡导下,墨竹成为了象征君子刚正不阿、坚贞不拔的符号。于是画墨竹的风气在宋元以后逐步盛行开来,从赵孟頫到柯九思,从李衎到吴镇,以至于明代王绂、夏昶等均以文同为宗师。而清代郑板桥承其衣钵,以自然为师,写“胸中之竹”,让墨竹在文人画系统里更加具有代表性。而明清两代,不光有夏昶、郑板桥画竹,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倾心于墨竹。

前不久,“清风徐来——馆藏明清竹绘画展”在山东博物馆一楼3号展厅开幕。“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从山东博物馆获悉,此次展览共遴选馆藏明清墨竹画作七十余件(组),有山东籍画竹名家,如冯起震、孔毓圻;有在山东做过官的文人学者,如钱载;亦有名声赫赫的扬州八怪,如郑燮、罗聘。有破土而出的直干劲竹,有山林之间的层岩丛竹,还有拳石磊磊旁的幽兰茂竹。通过对馆藏墨竹作品的梳理,来探讨明清文人与墨竹之间的关系。

“清风徐来——馆藏明清竹绘画展”“清风徐来——馆藏明清竹绘画展”

文人中最有名的画墨竹者或始于文同。他曾对好友苏轼表露过画墨竹之原因,即“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由此可见,画竹是他宣泄情感,遣发胸怀的手段。苏轼是文人画的倡导者与奠基人,也擅画竹。正是由于文同、苏轼等的倡导,宋元间画墨竹之风大盛,名家辈出。如元代赵孟頫、李衎、柯九思、吴镇、倪瓒,明初王绂、夏昶等等均以文同为宗师,后人则以“湖州竹派”称之。而清代郑板桥不仅画竹画的好,而且咏竹亦是经典,留下了代表竹子品格的名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除了郑板桥,清代诸昇、石涛、金农等画竹亦各有妙诣。竹子具有君子的品格,历代文人竞相描写以自喻或喻人。于是,文人以竹为友,竹也就与文人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在明代,冯起震的墨竹图亦称名一时,时人称其为“冯竹”。冯起震(1553-?),字青方,号稷下门生、云门山人,明代益都(今山东青州)人,万历年间贡生,一生隐居教授,无意仕途,善画竹。相传,凡是来青州做官的,常常慕名拜访冯起震。崇祯二年(1629),他与儿子冯可宾合作画了《竹石图》十幅,明末书画大家董其昌、邢侗、李君实都为之题记。这不仅是说明其画竹的技艺高超,而且也能看出明末文人之间的交游。此次展览中有一幅冯起震与邢侗合作的《竹石图轴》,冯起震写丛竹,邢侗画拳石。邢侗在画上题款道,“己酉秋日,余同冯青方坐趵突泉,醉后偶作拳石一娑,青方补竹数本,观者当以物外相赏也。”

明 冯起震邢侗合作 《竹石图轴》 山东博物馆藏明 冯起震邢侗合作 《竹石图轴》 山东博物馆藏

说到画面题款印章,清代戴明说的《竹石图轴》更是一件有意思的作品。据记载,戴明说,字道默,号岩荦,晚号定圃,明代沧州(今属河北)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入清后曾官户部尚书。清顺治帝得知戴明说善画墨竹,便赐以锡质巨章,曰“米芾画禅,烟峦如觌,明说克传,图章用锡”。得印后,戴明说每作画时,即用此印钤其画面上方正中。这幅《竹石图轴》就是一件典型的例子。

清 戴明说 《竹石图轴》 山东博物馆藏清 戴明说 《竹石图轴》 山东博物馆藏

然而到了清代,墨竹在扬州画派的传承中发扬光大。郑板桥、罗聘、金农等的墨竹、竹石、兰竹尤为后世画家所倾慕,竞相摹写,以寄文人意趣。尤其是郑板桥的墨竹,把竹子所代表的君子之风变成了一种典型符号。据载,郑板桥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己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清 郑燮 《竹石图轴 》山东博物馆藏清 郑燮 《竹石图轴 》山东博物馆藏

所以说,他笔下的竹都是从自然实景而来,又经过自己的艺术创造而成。他自己也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就是通过这样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郑板桥完成了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过程。展览中,郑板桥送给“允高年学兄”的《竹石图轴》、送给“晴岚老先生”的《墨竹图轴》就可管中窥豹。“两枝修竹分浓淡,一块山根见凸凹。髣髴读书窗子外,偶然栽植足清标。”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