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東·Space展讯|無色COLOURLESS·舒揚个展

图集
海报


無色

COLOURLESS

舒揚个展

SHUYANG EXHIBITION


策展人|CURATOR

薛滔 Xue Tao



展览开幕 | Opening 

2019.09.21,15:30


展览时间 | Duration

2019.09.21 - 2019.10.07

am11:00 - pm18:00 


展览地点 | Address

昆明·金鼎1919创意园区A区·東Space


DONG·SPACE EXHIBITION

「舒的幽魅素描」

/

SHUYANG EXHIBITION


在艺术圈混久了,总会有很多对艺术的成见。特别是在一个创造力缺乏的地方,成见就不仅仅只是成见了,而是厌烦,对平庸的厌烦。这种厌烦让我一直处于当代艺术情绪恶劣期中不能自拔,简直丧极了。沮丧的,让人厌烦的,是一种非常粗糙的状态,完全的负面,非常不好。


要想在艺术中脱离负面,只有看到让人惊喜的作品,唯此才能实现对负面情绪的拯救。本来我对昆明这座大山深处的城市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了,本打算就此深陷在负面中自暴自弃。然而那天从舒扬工作室出来以后,我失算了,我居然从舒扬作品中看到了久违的惊喜。他作品中透露出那股特别的气息,幽幽的不同寻常的气息着实吸引着我,让我愿意在作品前久久的注视。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这种带有幽味的、含蓄、不明确气息的作品,还是我第一次在他的素描中看到。而素描向来是为明确而做的,明确的形体结构,明确的比例构图,明确的明暗关系等等。


舒扬作品中储存的这种特殊气息,也特别符合我对舒扬的想象。在我印象中舒扬并不是特别活跃外向的人,虽不能完全把他形容为温文尔雅,但他绝不是暴跳如雷的类型。从他的素描中透露出的这股幽幽的气息,我觉得特别符合他。这种气质也特别符合我对中国文化的想象。中国文化中充满了很多幽幽的东西,例如三十六计、聊斋以及昆曲、苏州园林等等,太多了。这些中国特有的美学气质蕴含在舒扬新近的素描作品中。



树向着光的地方生长.53x38cm 纸本炭笔. 2016


说到素描,不得不扒扒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布鲁内莱斯基重新发现古希腊建筑中的透视法以后,加上天才达芬奇的神奇演绎,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方法。作为油画的草图,他们总是以为借助素描这个手段就还原了一个事实。无论是工程制造还是艺术,只有在素描完成的草图作为基本事实的前提下,才能开始下一步的工作。在油画方面,借助素描的事实,文艺复兴及以后的人们认为他们的画面总是在不断的揭示人间的真相,绘画不仅是视觉的存在,还如同真理般的让人们去赞叹与瞻仰。这种认知被后人进一步加强,在法国古典主义这里规范为绘画工作的法定程序。这套程序又从法国到了前苏联以及我天朝,在天朝被当作金科玉律执行至今。让人惊讶的是它今天居然成为天朝高考的标准,天朝用这套标准来检阅每一个想要进入大学学习美术的考生。


而天朝本来却不是这样的。在达芬奇出生的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南朝有一个叫谢赫的画家,他天才般的发现了一些绘画的套路,这些套路中最重要的六条被后人称为“谢赫六法”。这基本上成了1500多年来中国人画画的葵花宝典。与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画家不同的是,中国人在使用谢赫六法作为套路画画时,从来不考虑什么事实,更不关心那些所谓真相。中国的画家画画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爷喜欢”。当然,这种“爷喜欢”被阐释为文人的气节、清高、淡泊、孤傲等等与精神境界、精神修养有关的语法,这套语法被后来的艺术家和史论家称为“文人画”。


大家都知道,中国文人画成熟于两宋时期。虽然受到佛、道两家的影响,但由于文人画的创作主体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他们的审美趣味主要尊崇儒家的价值观,风景和植物在文人画中被大量使用。这些风景和植物在文人的眼里并非是没有生命的自然产物,而是寓意着精神世界的纯洁与高傲。文人的性格正是通过风景和植物被表现出来,他们通过这些事物隐喻却又显然的宣示着他们的道德、理想与生命境界。当然在中国,风景不被称为风景而是叫“山水”,植物和动物则叫“花鸟”。这种把风景、植物、动物称为山水和花鸟的做法已经在证明中国画家不在乎现实的科学真理与宇宙真相,而更多的借物抒发精神情感。



寂静的树. 53x38cm 纸本炭笔. 2017


说起文人画,也是舒扬熟悉的领域,舒扬不但熟悉素描,对文人画也倍感推崇。在他画室的墙上,贴了不少文人画的经典作品。除此以外,练习书法也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扒完这些以后,再来看舒扬的作品就特别有意思。舒扬虽然在画素描,但他的素描作品中明显的贯穿着时间要素,他的作品根据光线的明暗变化,引导观看者的目光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的移动(有时也是上下的)。作品《时光斑驳》与《在风景中自由生长》典型的显示出左右移动的观看方式。在视觉左右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时间,这种带有时间性的观看方式与西方绘画平面化的观看方式有根本的区别。通过位置的移动与时间因素,舒扬的作品里蕴含着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气。通过微妙的光线与构图,有一股明显的气场存在于他的画面中。这种“气”与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气”是一致的,它不是印象派对光色研究中产生的空气感,而中国道家关于隐性存在的,难以言说的事物,与精神世界密切相关。


舒扬的素描当然是从高考时候一直到大学教育中学习到的欧洲表达方式,但舒扬在使用这种方式时呈现的却不是欧洲人讲究的客观与真实,更多的是东方这种悬乎乎的情感,正如文章刚开始提到的幽幽的气质。这种幽幽的气质是真实的,通过西方的绘画形式与东方的艺术语言相结合,舒扬的作品贯穿东西方绘画的特征,真正做到了不同文化的融合。很多时候会有人说,即便这样哪又如何?确实,融合不同文化并不是新鲜话题,而是无数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在做的事。但融合文化的关键在于是否出自艺术家的自然状态,是否是真实的,不带目的性和功利性的。也就是说这种融合不是项目式的或者课题式的任务,它不是被计划和攻关出来,而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流露。“课题”和“项目”,谁都听得出来这其中的虚情假意,这是天朝艺术体制的特色,与艺术实在是没有多少关系的。



马2.53x38cm 纸本炭笔. 2018

之所以说舒扬的作品是真实状态的自然流露,是因为我去舒扬工作室的时候他并没有发现以上谈论的东西文化融合的问题,他只是凭直觉在画而已。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作品的可贵之处(当然这种可贵也可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舒扬是在没有目的性的意识活动参与中完成作品的。这并不是说创作动机在我这里居然成为作品判断的重要标准,而是在舒扬完成的具有东方气息的素描作品中,这种创作诚意证明了他作品中的深刻性与完整性。在今天这个肤浅的时代,创作的诚意有时候真的比作品本身更值得赞赏。通常,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只做符合目的性的事情,立竿见影被成功学认为那样才是聪明的。



关于更多的话题,作为一个观者,不能说得太多太露骨。并不是要避免对艺术家创作思路的干扰,而是怕我自己陷入极端的偏见中不能自拔。




薛滔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马4. 53x38cm 纸本炭笔. 2018

艺术家 

「舒 揚」

/

EXHIBITING ARTIST

舒扬

1982年生于湖北嘉鱼    

2008年毕业于中国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油画系第二工作室

个展

2008   《涂一点》个展/创库井品画廊/昆明

2015   《劳动者》个展/ 照相影子空间/昆明

2017   《物.观》 个展/品集艺廊/昆明 

2019   《無色》个展/東Space/昆明


联展

2008  《涂一点》群展/井品画廊/昆明

2012   合订本/苔画廊/昆明

2013   滇缅公路一号/滇缅公路一号美术馆/昆明

2013   合订本/108智库空间/昆明

2014   偏黄/滇缅公路一号美术馆/昆明 

2014  《概念之外》/昆明

2015  《今天没有艺术》/108智库美术馆/昆明

2015  中泰建交40周年.曼谷国际艺术展/曼谷艺术中心/泰国曼谷

2016  五三青年艺术节/108智库空间/昆明 

2017  新茶/品集小艺廊/昆明

2017  合订本/苔画廊/昆明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