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席卷全球的疫情使我们改变了习以为常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艺术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当前开展的线上授课不但考验着教师原先课题的实现方法,也促使广大教师们思考什么样的课题训练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之下能保有切实的价值与意义。
西安美术学院一直以来注重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在疫情发生之时,陕西1000多位医务工作者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投入投入到武汉战场,其中大多都是80、90后的年轻一代,他们在危险时刻,没有犹豫、没有胆怯,冲到前线。我们应该在艺术的课堂中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家国情怀表达展现出来,师生们这样说到。回溯历史,用“艺术”为人类争取“生存空间”的最大关怀,必然想到鲁迅先生,在中华内忧外患的艰难中开启中国近代版画“新兴木刻运动”的篇章。怀抱着这份触动,西安美术学院《赴鄂医护工作者木刻肖像创作》活动拉开序幕。学院版画系为英雄创作的邀请发出后,陆续收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和陕西省中医医院众多赴武汉参加抗击疫情工作者的回复邮件,师生们通过他们的文字和照片,从中华美育精神的角度深入了解艺术如何反映抗疫、展示精神、描述生活。他们用手中的刻刀书写刻画,记录那些点点滴滴的难忘时刻,以此传达年轻的艺术家们在人类共同灾难面前对生命的关怀与敬重。结合这次课程思政课程的实践与探索,版画系主任许教授讲到:“解放区木刻是我们在陕西延安发生伟大艺术形式,疫情后医务工作者平安归来,艺术家用木刻的方式给他们造像,这是继承延安木刻的光荣传统,为这场抗疫的英雄造像,是木刻的使命与担当,也是我们艺术工作者对文化自信的一种理解。”版画系陶老师在课程指导中指出:“学院的课程教学一直以来都比较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当下现实,针对此次疫情的发生也及时做出了针对性的课程计划调整。从本次课程思政的实践课堂来看,同学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对公共事件做出正确的理解与反映,大批的作品中承载了亲历者至深的态度和情感,作品都表达出了对赴鄂医护工作者的崇敬和赞美,随着时间的发展,同学们将来回看这些作品一定会有很深刻的意义”版画系学生朱戈:在此次不同以往的课程中,我们又回顾到疫情初期的紧张时刻,每个时代都有一群伟大的无私奉献着,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拥有高尚品格的人从不缺少,尤其在国家和人民遇到重大灾害的深刻,拥有为国捐躯精神品质而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们,都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版画系学生倪燕子:这次开展的课程思政课堂,是以近期全国的防疫工作为感想而创作,突如其来的病毒肆意扩散在那座城市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美丽的白衣天使们逆行而上,守护着各方,支援着前方,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跑赢时间,他们挺身而出成为国家、人民的保障。我很荣幸这次有机会给为陕赴鄂医护工作者进行肖像木刻创作。授课教师杨老师:这次以课程思政为实践而开展创作,鼓励了我们年轻的版画人用刻刀记录历史,从另一个角度另一种职业精神中体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相信当个人情怀与时代交织碰撞一定能创造出被世人铭记的艺术作品,这是我们新时代教学工作的最大收获,也是艺术为时代立传的永恒主题!再次诚挚的感谢所有的医护工作者的无私付出!
作者:西安美术学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