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高大庆青花作品/ 大/ 家/ 谈/ 桂 明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韩国京畿大学美术学博士/桂明             




《醉意幽蓝》高大庆青花瓷作品展侧评




大庆吾兄也,2016年我俩是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日用陶瓷青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 “广州老乡”,半年时间里共居一室,几乎形影不离,得了同城之缘,又续了同窗之情,同好之谊。学习期间在完成导师组布置的设计任务之余常出没于景德镇大小作坊,醉心于传统陶瓷艺术的创新实践,互相欣赏也彼此提点,如切如磋,不亦乐乎,于我可谓子张之交也。

此次大庆兄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举办的《醉意幽蓝》青花瓷作品展,从前期筹备到作品挑选再到布展,数月时间我见证了展览的精心准备,为大庆兄不苟一丝的做事态度所折服。不曾想临近开幕却逢百年不遇的大疫,可谓好事多磨,虽然不能举行现场开幕式,但“高大庆青花作品大家谈”系列推文弥补了这一缺憾,得到陶艺界诸多前辈撰文褒奖加持,此乃大庆兄与人为善,于艺维诚之果。前期推文中诸位前辈的文字,对展览的方方面面均有专业深入的评述,我自量无可多言,且说说这个展览的名字。

大庆兄长育于古长安城,那追不尽的十三朝宫阙,咛不完的诗经乐府,唐诗宋词,给了他厚重却不乏诗意。初识时对他印象深刻,一个身材魁梧的西北汉子却滴酒不沾,耿直不藏却又性情温雅。当我得知大庆兄将此次展览取名为《醉意幽蓝》时,便发现了趣味。

在柏拉图时代,传说上帝为了惩罚人类的自负,而将人一分为二,散落人间,使人终其一生去寻找那另一半。可见我们生来是不完整的,缺了就要寻到补上。于是一个难尝醉意的人总怕不免有“拟把疏狂图一醉”的向往,一个直来直去的人,内心中却常生出“曲径通幽”的柔情。但看那《青脉》系列的酣畅不拘,透出一股“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的醉意。《晨曦》的朦胧曲转,天地浑然,一禅师模样坐定其间,或参或悟,这不正是陶渊明人境中那悠然一见?且将此作为愚弟为大庆兄个展取名寻到的一个注脚。

艺术对于许多人而言是生活锦缎上的一朵花,增损无碍。而对于另一些人却是人生航旅中的那叶舟,缺不得。席勒说自由的人才能从事艺术创作,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才是自由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是“自由”的,并且在“自由”地追求着他们认为的幸福生活,即使这种生活是那么的整齐划一。只有拥有了自由心灵的人,才能感受到这种自由的苍白和虚幻,才能具备“高尚的冲动”。艺术家的创作是在追寻自己内心的世界,非此不能得到生活的意义,更无幸福可言,而但凡是有笃定之追求的人,一定是懂得牺牲的,当然那些牺牲掉的,如购物的快感、身着名牌的虚荣、灯红酒绿的热闹,肯定是于我无益的多余东西。我想这增损之间的选择便是自由最现实的存在。大庆兄原本就在广告业颇具影响,他十多年来策划并拍摄的《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系列在中国陶艺圈里可谓人尽皆知,或许正是因了这个缘,一下子对陶瓷着了迷。他在已知天命之年,放下稳定的生意,舍弃都市繁华的生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陶瓷艺术的创作实践之中,无怨无悔,且“殃及后人”,他唯一的女儿也因他的影响读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承了他的业,可见他对陶瓷艺术用情至深。

大庆兄多年来孜孜不倦,新作倍出,若说艺术创作是他的“良知良能”未必真确,但他的着实用意却可谓“心正意诚”。人生所求几何?不过圆满二字,我想大庆兄是寻到了这一半的所在,且渐拥入怀,让人羡慕。    

2020年5月26日


陶元浴素/桂明/2016年6月11日/高大庆摄影

《鹤杯》 /江西景德镇/2018年


醉意幽蓝——高大庆青花瓷作品展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
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掬一文化(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陈家祠中西展厅
展期/2020年5月6日至7月5日(周一至周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