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文物普查暨珍品展|春秋晚期青铜器出土文物赏析

编辑: 琉璃阁古玩记(明信片:FuxiMarket)

关键词:文物艺术品、青铜器

引言:

1986年,“安徽省文物普查暨珍品展”曾展出了怀宁县金拱公社杨家牌出土的一组春秋晚期青铜器。

这组青铜器造型奇特、制作精美,1982年3月1日出土于安徽省怀宁县与桐城县交界处,因农民掘土时发现。

1985年冬,怀宁县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被征集入藏在怀宁县博物馆,经鉴定为一级文物。现将这组青铜器介绍如下:

1、青铜蝉纹鼎

青铜蝉纹鼎,高27.9厘米,方耳,微鼓腹,三蹄足,腹部饰有变体蝉纹和乳丁纹。

2、青铜牺鼎

青铜牺鼎,高27.9厘米,附耳,鼓腹,腹下垂大,三蹄足,前有兽头,两眼隆起,上有对角。

该两器属烹饪器,用以烹鱼肉煮稻粢熟食之工具。

许慎《说文解字》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象析木以炊。”一般鼎的形状,多为体圆腹大,两耳对立于口上,下有三足。大腹用以容物,三足架空用以燃火,两耳用以贯铉。

据推断,牺首造型很可能是受吴越文化影响所致,1959年安徽舒城凤凰嘴曾出土一器,造型与青铜牺鼎类似,亦有牺首。

3 、青铜匜

青铜匜(yí),高31.4、长54.2厘米,瓢形,前面有流,流部微翘,三蹄足。

兽形鋬腹上饰有蟠螭纹,本器形体巨大。匜,为盛水洗手之用具,古人洗手是把匜里的水倒在手上,下边用盘接着,正所谓“奉匜沃盥”。

4、 青铜盉

青铜盉(hé),高21厘米,上部盆形,敞囗,下为鬲形,腹呈圆形,腹上有圆柱形短流,尾部有弯曲形鋬。

《说文解字》云:“盉,调味也。”古人举行大典礼时,喝酒必须卒爵(干杯),有不能喝酒的人,就用白水掺在酒里喝,叫玄酒。

盉的形状很多,一般大腹,敛口,前边有流,后边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有点像后来的茶壶。

我国青铜器时代大概是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形成的,经夏、商、西周、春秋,横贯十五个世纪左右,并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达到巅峰。

春秋晚期,铁器刚刚诞生,但没有导致青铜器立即衰落,相反青铜器铸造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更显独有的魅力。

这组春秋青铜器的质地、造型、纹饰以及铸造工艺就生动说明这一点,因此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

青铜牺鼎,高27.9厘米,附耳,鼓腹,腹下垂大,三蹄足,前有兽头,两眼隆起,上有对角。盉的形状很多,一般大腹,敛口,前边有流,后边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有点像后来的茶壶。这组春秋青铜器的质地、造型、纹饰以及铸…

责任编辑:琉璃阁古玩记

关于在艺术市场收藏品任何反馈请投以下邮箱检阅:

thisisthehang@gmail.com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