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姓名:梁若男
院校:四川美术学院
专业:产品设计
作品名称:“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下乡村特色产品设计1
设计 尺寸不定 综合材料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处于难以发挥主体作用的困境中,设计师面临在地设计脱离乡村生活的问题。作者提出以“设计师+农民”的合作模式,以协同研究乡村特色材料,参与式设计乡村特色产品的方式,进行在地设计。 将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艺术审美,与农民的在地智慧、生活经验合二为一,使设计优势与在地优势有效兼并。作者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根据“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对乡村特色材料——瓦进行了基础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瓦材料样本,5组乡村特色产品作品设计与制作,以及一套由食物制作方式转化为产品制作方式的详细流程,帮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该系列产品的制
作品名称:“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下乡村特色产品设计2
设计 尺寸不定 综合材料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处于难以发挥主体作用的困境中,设计师面临在地设计脱离乡村生活的问题。作者提出以“设计师+农民”的合作模式,以协同研究乡村特色材料,参与式设计乡村特色产品的方式,进行在地设计。 将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艺术审美,与农民的在地智慧、生活经验合二为一,使设计优势与在地优势有效兼并。作者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根据“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对乡村特色材料——瓦进行了基础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瓦材料样本,5组乡村特色产品作品设计与制作,以及一套由食物制作方式转化为产品制作方式的详细流程,帮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该系列产品的制
作品名称:“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下乡村特色产品设计3
设计 尺寸不定 综合材料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处于难以发挥主体作用的困境中,设计师面临在地设计脱离乡村生活的问题。作者提出以“设计师+农民”的合作模式,以协同研究乡村特色材料,参与式设计乡村特色产品的方式,进行在地设计。 将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艺术审美,与农民的在地智慧、生活经验合二为一,使设计优势与在地优势有效兼并。作者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根据“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对乡村特色材料——瓦进行了基础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瓦材料样本,5组乡村特色产品作品设计与制作,以及一套由食物制作方式转化为产品制作方式的详细流程,帮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该系列产品的制
作品名称:“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下乡村特色产品设计4
设计 尺寸不定 综合材料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处于难以发挥主体作用的困境中,设计师面临在地设计脱离乡村生活的问题。作者提出以“设计师+农民”的合作模式,以协同研究乡村特色材料,参与式设计乡村特色产品的方式,进行在地设计。 将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艺术审美,与农民的在地智慧、生活经验合二为一,使设计优势与在地优势有效兼并。作者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根据“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对乡村特色材料——瓦进行了基础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瓦材料样本,5组乡村特色产品作品设计与制作,以及一套由食物制作方式转化为产品制作方式的详细流程,帮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该系列产品的制
作品名称:“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下乡村特色产品设计5
设计 尺寸不定 综合材料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处于难以发挥主体作用的困境中,设计师面临在地设计脱离乡村生活的问题。作者提出以“设计师+农民”的合作模式,以协同研究乡村特色材料,参与式设计乡村特色产品的方式,进行在地设计。 将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艺术审美,与农民的在地智慧、生活经验合二为一,使设计优势与在地优势有效兼并。作者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根据“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对乡村特色材料——瓦进行了基础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瓦材料样本,5组乡村特色产品作品设计与制作,以及一套由食物制作方式转化为产品制作方式的详细流程,帮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该系列产品的制
作品名称:“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下乡村特色产品设计6
设计 尺寸不定 综合材料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处于难以发挥主体作用的困境中,设计师面临在地设计脱离乡村生活的问题。作者提出以“设计师+农民”的合作模式,以协同研究乡村特色材料,参与式设计乡村特色产品的方式,进行在地设计。 将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艺术审美,与农民的在地智慧、生活经验合二为一,使设计优势与在地优势有效兼并。作者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根据“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对乡村特色材料——瓦进行了基础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瓦材料样本,5组乡村特色产品作品设计与制作,以及一套由食物制作方式转化为产品制作方式的详细流程,帮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该系列产品的制
作品名称:“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下乡村特色产品设计7
设计 尺寸不定 综合材料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处于难以发挥主体作用的困境中,设计师面临在地设计脱离乡村生活的问题。作者提出以“设计师+农民”的合作模式,以协同研究乡村特色材料,参与式设计乡村特色产品的方式,进行在地设计。 将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艺术审美,与农民的在地智慧、生活经验合二为一,使设计优势与在地优势有效兼并。作者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根据“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对乡村特色材料——瓦进行了基础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瓦材料样本,5组乡村特色产品作品设计与制作,以及一套由食物制作方式转化为产品制作方式的详细流程,帮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该系列产品的制
作品名称:“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下乡村特色产品设计8
设计 尺寸不定 综合材料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处于难以发挥主体作用的困境中,设计师面临在地设计脱离乡村生活的问题。作者提出以“设计师+农民”的合作模式,以协同研究乡村特色材料,参与式设计乡村特色产品的方式,进行在地设计。 将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艺术审美,与农民的在地智慧、生活经验合二为一,使设计优势与在地优势有效兼并。作者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根据“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对乡村特色材料——瓦进行了基础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瓦材料样本,5组乡村特色产品作品设计与制作,以及一套由食物制作方式转化为产品制作方式的详细流程,帮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该系列产品的制
作品名称:“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下乡村特色产品设计9
设计 尺寸不定 综合材料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处于难以发挥主体作用的困境中,设计师面临在地设计脱离乡村生活的问题。作者提出以“设计师+农民”的合作模式,以协同研究乡村特色材料,参与式设计乡村特色产品的方式,进行在地设计。 将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艺术审美,与农民的在地智慧、生活经验合二为一,使设计优势与在地优势有效兼并。作者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根据“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对乡村特色材料——瓦进行了基础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瓦材料样本,5组乡村特色产品作品设计与制作,以及一套由食物制作方式转化为产品制作方式的详细流程,帮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该系列产品的制
艺术家简介:
本科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毕业后在该校继续攻读产品设计方向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新生奖学金、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并担任市级项目《“设计师+农民”合作模式下乡村特色旅游产品设计》负责人,参与“设计介入精准扶贫”项目、《“传统竹编融合金工技艺创新首饰设计”项目、《在地性生态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等多个校级项目,以及全国美展设计资助项目《随处可见的财富》。2017 年为南方航空公司进行航空中转服务设计与空乘信息交流服务设计。2019年参与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传统造物智慧启迪现代产品创新设计》。设计作品曾获得中国(怀化)乡村振兴设计创新大赛最佳绿色设计奖、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庆赛区三等奖、第九届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创意设计大赛获得鼓励奖、第19届与第20届该校学生作品年展、第16届研究生作品年展,也曾参与“复兴+再造”2019 年第十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