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瓷器的彩你知道几种,拿出你家的瓷器比比看

编辑:琉璃阁古玩记(明信片:FuxiMarket)

关键词:瓷器、瓷器彩分类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淛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如今,多姿多彩的瓷器已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家庭,我们或收藏或使用,你知道自己家里是哪种彩瓷吗?下面给大家说说咱们瓷器的几种彩,看你知道几种



1


褐绿彩

 

褐绿彩,顾名思义,是用褐色和绿色描绘的画面。使用含铁和含铜色料,在釉下或釉中绘画,呈现褐、绿两色的花纹。主要分两种,一种是釉下褐绿彩:唐湖南长沙窑用含铁和含铜色料在胎上绘画,施釉后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烧成,花纹呈褐、绿两色为褐绿彩。另一种是釉中褐绿彩:唐四川邛窑产品,多是在上釉以后,用含铁和含铜色料绘画,再上透明釉,在氧化气氛中烧成,花纹呈褐、绿两色,也谓褐绿彩。

 

2


白釉黑彩

 

又称“白地黑花”、“白地黑彩”,瓷彩品种之一。烧制过程为先在成型的瓷坯上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并在化妆土上用毛笔蘸细黑料描绘图案,然后上施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入窑烧造。

此种工艺将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与制瓷工艺有机的结合起来,题材多为吉祥图案,黑白形成鲜明对比,具有浓郁的笔墨情趣。 

白釉釉下彩为宋代磁州窑创烧特有品种之一,磁州窑系的另外一种装饰方法是用针尖状工具在黑色纹饰上勾划出轮廓线和花瓣叶脉,将黑彩剔除,露出白色的化妆土,然后上施透明釉入窑烧造,其纹饰黑白分明,立体感较强。自北宋创烧以来,此种装饰风格深受民间所喜爱,从北宋开始至元、明、清的大约五百余年的时间内被广为烧造。

3


青花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青花,最经典高温釉下彩瓷器,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景德镇,清康熙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它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它占了瓷器的半壁江山。


4


红绿彩


 

红绿彩是在高温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烧成后,在白釉上用红、绿、黄等彩勾画出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因此也常称为“宋加彩”或“金加彩”

红绿彩瓷器物上常以白釉为主要底色,以洁白的釉色和大面积的红彩相配合。红绿彩瓷的色彩主色是红、绿、黄三色,但每种彩又有深浅不同的色阶。红彩是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彩,用青矾加热、煅烧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将彩施于器表之前就已呈现红色,在施彩时就已知道其烧成后的呈色。红彩一般为正红色或称枣红色。绿彩则有翠绿、墨绿、褐绿和浅翠绿等不同呈色,这是在配制彩时控制呈色物质而有意造成的。黄色则有浅黄、明黄和金黄等色。红绿彩瓷常与釉下棕褐彩和黑彩相配合,是宋元时期瓷器装饰艺术中的特点。

 

5


釉里红


 釉里红瓷是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属于元代中期景德镇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

釉里红瓷制作工序与同时代的青花瓷大体相同。它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瓷。

 


6


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

因烧成合格品很困难,故其产品极为名贵。釉里红有单独装饰的,但大多数与青花相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而称为“青花釉里红”。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因此,青花釉里红瓷成为我国珍贵的品种之一。

 


7


矾红

 

 产生于宋代,为釉上多种彩的前驱,后沿用于明代万历红彩、铅粉86%配制而成。着色成分为三氧化二铁。制法将硫酸亚铁(青矾)煅烧、漂洗,加入铅粉作熔剂,磨细备用。如作颜色釉色料,则调成釉浆,施于陶瓷器釉面上,氧化焰以900℃左右低温烤烧之。明代嘉靖时,御器厂以矾红釉取代铜红釉。到清康熙时,矾红有了很大的进步,色泽鲜艳,华丽凝重。一般用于五彩、斗彩绘制纹饰,无一色釉器。嘉庆以后,矾红色泽均不甚佳,仅光绪时稍有起色。

 


8


五彩

 

 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而五彩瓷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五彩瓷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发明和发展,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9


斗彩


 斗彩是以釉下青花为轮廓,釉上填以彩色,烧成后遂有釉下彩与釉上彩斗妍斗美之态势,故称“斗彩”。

关于在艺术市场有更多意见及建议可以向作者投稿在线反馈,涉及艺术市场二级市场拍卖行、拍卖规则、拍卖收费制度也可向作者拍砖头(壹三二/4374/四七四八)

成化以前釉上彩色很少,即使著名的“景泰蓝”所用颜色也远较成化斗彩为少。“运用不同的选料和配比,做出这么多的彩色,是成化时期制瓷工人的巨大创造”。成化青花色泽淡雅,釉上彩色鲜艳清新。已故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撰文谈论成化彩色的特征:“鲜红艳如血,杏黄闪微红。水绿、叶子绿、山子绿等皆透明。姹紫色浓而无光。孔雀蓝色沉,孔雀绿浅翠透明。赭紫色暗,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油红色艳而有光。姜黄色浓光弱”。

 


10


粉彩

 

粉彩瓷在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

 


11


金彩

 

 金彩瓷是指以金色为画料在瓷器上作画,有本金和颜料调和金粉。金自古以来是高贵的象征,其绘画出来的瓷器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它是皇室专属色,现在已是寻常百姓家的饰物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