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胡画胡说·第三十五期》


*信天才的都是庸才。
*
当今艺术的普遍现象:不懂艺术的藏家养着不懂艺术的艺术家。不懂艺术的艺术家告诉别人什么是艺术。
*
外行收藏很尴尬。不懂的怕自己被骗,自以为懂的肯定被骗。不喜欢的怕不是好东西,喜欢的肯定不是好东西。
*
收藏是压缩膨胀财富的最好手段。不懂得话,也是缩水财富的最快方式。
*
艺术是一码事,市场又是一码事。左腿往左,右腿往右,这么走,结果只能扯着蛋。
每个人都在艺术史中择取子集并形成新的集合,同时不断的扩展完备艺术史这个集合。
*
齐白石一辈子没放下一个画;
吴昌硕一辈子没放下一个写;
黄宾虹一辈子没放下一个勾;
李可染一辈子没放下一个制;
潘天寿一辈子没放下一个造。
*
汾阳吕公不惑得子,逢人便夸诩,亲邻甚恶。某日遇翁卖犢,盛赞其善。公及近,未知卖驴,只闻夸美,抢白道:吾子比汝家强百倍矣!人问:可曾牵来。
*
德宗出宫寻美,久觉无味。众妃与内监谋,愿与城中诸妓同伺驾。上大悦,问近日多佳人,何处寻来。内侍答:皆吾皇妃嫔。近来购书,内容时有重复,与此相类。
*
友择画作屏,兰竹松,不需梅菊。余会其意,豆列其中。问:何以用豆,是否不雅?答:汝素以陶潜为雅士,怎不知有“种豆南山下”。豆列其中,为四类中之至雅。要知:染不得尘俗谓伪雅,吃不饱肚子才真俗。
*
莱阳有两位官老爷,一位学齐白石的崔子范,一位学黄宾虹的黄逸宾。前者较之白石更见清爽鲜明,简俗一时称道。后者比之宾翁稍有别趣,亦为陆沙二公嘉许。
*
朱新建外在个性和内在共性都很高。
第一,骨子里文人才子浪荡不羁的那股骚劲,往时是共性现在是个性。现在人都假的,骚不起来。所以他的画有态,尤其女人。
第二,内在笔墨修养审美的共性,他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能力有自己的取舍。几乎百分之九十九都在门外。前人的共性现在也成了个性。
笔墨手段属秦淮,三分风流两分才。
哪知明清五百载,唤出一个老朱来。
*
个性是艺术的共性。
*
用实能实,为虚不虚。
*
日日贪嗔痴,
世世食色忙。
不存圣贤心,
不作成佛想。
*
钱养艺是百之于万,艺养人万不能一。
*
外行忽悠糊涂人,内行侍候明白人。
*
一门手艺一个时代有一人开粥厂是这行的幸事,因为大部分都是端着碗赶斋的。
*
我之所谓大者:布置落落,不事修饰,立意之大者。平正疏爽,直起直落,笔意之大者。传写典雅,绝去俚俗,画意之大者。安顿稳重,波澜老成,局意之大者。
*
学楷纸熟,墨浓,笔贯,行缓,锋束,体大,势正。自欧柳入颜赵能不柔弱。以帖入碑能不谬体。由告身竹山归中兴八关,麻姑家庙,楷则或不失法。
*
文、沈、祝皆法山谷。文雅而寡味,沈似而未变,祝畅而无机。
*
古人所见所学有限,面目承袭,三代难能一变。故而精深。今人中外古今,名家名作,一时在手,观千剑却未能操一曲。
*
中国画教学人言去吴取潘,若如此潘于何处生?当无根基矣。或可吴为体,潘为用。
今人临摹皆未得形神一二,即想变化八九真如《应谐录:兄弟争雁》中之蠢类。
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