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三十六) 近君子

品读周敦颐《爱莲说》、朱自清《荷塘月色》,敬仰古圣先贤之“古仁人之心”。


周敦颐,一篇《爱莲说》,通过写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赞誉世间清正廉洁、忠君直谏、不阿谀逢迎、不媚俗的贤良君子。在污浊的官场,能够保持自己的君子之


风骨,坚持原则,持节云中的高尚品质。


朱自清先生描写的荷塘,另辟蹊径,从赞美黑暗世界里的荷塘,“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


一个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


一定要做到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夜色好了”。只有这里,才是人


间最清净的地方。


作者通过描绘荷塘中的荷花、荷叶、微风、月光、从细微处着笔,通过细节的描摹,借对荷塘的赞美


,寄托对现实政治的担忧,对新社会的期待,借对荷塘这片人间最安静的世界的爱惜,诉说心中对理想中


美好的充满君子之风的新社会的渴望。借对荷花的赞美,抒发自己忧国忧民之情怀,对中国文人士大夫的


传统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的赞颂。


周公笔下的莲:只可远观,不可亵玩;高洁自爱,为君子之美; 


朱公笔下的荷:婀娜羞涩、飘逸婉约;清铄风致,绰约不凡;


我敬仰古人高洁的品格,爱莲荷之自洁清高,超凡脱俗,甘避幽篁,独处守中,旷达逸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飘逸出尘。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高不可攀的高尚,是忠诚、正义、仁爱、悲悯的品德。


 “莲之爱者,同予者何人?”同辈中有多少人是我敬重的君子?


 “只有些大意罢了”道出莲荷之高洁的品格,与世俗的贪婪之风相去甚远,人人崇尚莲之美德,却


又趋从现实物欲的诱惑,心中虽然有理想,却抵不过现实生活的残酷。约略相随,有高尚之情怀,也只能


向月光下的荷塘表白。


 我辈更将何为?不为利益所动,不为诱惑驱使,澄澈心宇,寄理想于未来;上承古圣先贤之崇高思


想,传予后辈之道德、教化,永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文化品質,做周敦頤、范仲淹筆下讚美的“仁人、君


子”的继承人。



  2018年元月6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