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玻璃胎画珐琅之所以珍贵,传世量少,是与它高难度的制作工艺分不开。在六个材质的画珐琅器中,玻璃胎是难度最大的。珐琅彩的烧制温度一般在八百五十度左右,这时候壶体与珐琅颜色均已接近熔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壶体与颜色更好地结合,但是此时温度的掌控也是很难的,温度稍低,颜色不能完全融化,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温度稍高,壶体就会因为承受不住而变形,那么,前面所有的工作就前功尽弃了,而这样的高温烧制要经历不少于五次,每一次都是一种考验,烧制过程中还要在上面皴染出颜色的变化来,这就如同工笔划中的皴染,每皴染一次, 就要进行烧制一次,通过层层皴染,一件完美的小艺术品就诞生了,犹如一个可爱的小精灵,满载著作者的期望呈现在众人面前。
藏品图片
之所以烧制四到五次,是因为每一个颜色珐琅的呈色温度不同,要从高温开始,到低温结束。当时焙烧的燃料是木炭,又没有仪器测量温度,完全凭工匠日积月累的经验,故玻璃胎画珐琅以小件的鼻烟壶为主,而立体的器物,难度更大,故传世品甚少。
藏品图片
黄地画珐琅凤舞牡丹包袱瓶,美善无瑕,明艳动人,乃紫禁城内各作坊匠师通力而成之结晶。造于乾隆初年,仍带有雍朝遗风,如彩地,源自铜胎画珐琅,雍正一朝应用于瓷上,干窑则甚少类例。此纹饰设计,不仅华美夺目,「包袱」音同「包福」,且寓意祥瑞。凤舞牡丹纹,祝意富贵吉祥,彩云漫天,难能可贵,更是盛世吉兆。
藏品图片
通体在不透明乳白色玻璃上先烧一遍黄色珐琅,瓶体画两条俯身下飞的凤,鹦鹉嘴,丹凤眼,细颈,振翅,羽毛状的尾部向着天空方向飞舞,两支细长的腿甩向左前方。凤的下方为盛开的牡丹花和一枝雏菊,凤的上方为彩色流云,天女散花般的凤尾在云中飞舞,凤的身上还运用了描金工艺。瓶底为温润的乳白色玻璃。整个花纹使用深浅不一的绿色、红色、藕荷色、蓝色绘制而成,再加上富贵的黄色,格外亮丽夺目。
藏品图片
玻璃为胎,形采包袱,束口皱褶,凸饰红带系结,丰腴饱满。沿边缀小花璎珞,随起伏曲褶而绘,摹拟锦布结集,妙不可言。巧施珐琅彩,黄地明亮,犹如晨光和煦,祥云中,天凤临,仪态雍容盈万方。飞凤顶红冠,翎毛柔密轻巧,多彩缤纷,描金添饰,细腻入微。曦照下,金翅展,牡丹雏菊丛上飞,翔舞颂升平。鞓红魏紫中,一蕾独含苞,内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左证御匠神技,栩栩如生的凤纹形象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视觉冲击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