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现代版画的源起是在1931年,当时鲁迅先生在上海长春路日本语学校为爱好木刻的青年举办木刻讲习会,请日本的美术教师内山嘉吉主讲创作木刻的技法知识,他亲自主持并当翻译,从此中国现代版画史揭开了序篇。版画作为一个绘画种类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当代中国现代版画已然进入综合性、多元化的阶段,更具有丰富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以自身独特的形式与视角与时代的发展相呼应。版画在发展过程中又有明显的地域性与群体性,不同地域版画的风格和语言形式,诠释着本地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脉胳,反映了创作者本身的文化背景及对本土的情感依托。江西版画在中国版画史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与江西版画群体的不懈的艺术追求与努力是分不开的。陈祖煌老先生可称得上其中杰出的代表。
1941年8月,陈祖煌出生于浙江昌化,天目山下徽杭古道旁的一个小山村。他少年离家赴赣,后来一直在罗霄山脉周边的县级剧团和文化馆工作生活。未受过系统专业美术教育的他,自学木刻渐有成,1969年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江西省美术馆前身)办井冈山革命美术宣传展,借调他到展览组工作,当时展览组汇聚了马宏道、施绍辰、漆德琰、刘称奇等一批美术创作者,由此走出了一条深邃悠远、特立独行的艺术之路,成为了当时江西版画的领军先锋,见证了江西版画的崛起。1985年在国画大师傅抱石故里新余市由政府和组织部门特批成立了抱石画院,陈祖煌任院长。2016年又领衔成立名家版画工作室,组织带动了一批画家从事创作活动,形成了江西版画家新群体,续上世纪70年代之后又将创造江西版画的新辉煌。陈祖煌先生曾荣获版画界最高奖《鲁迅版画奖》,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全国版画展屡次获奖,并代表国家文化交流项目赴欧美亚非等国家展出。
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集体化运动时期,各地农垦、林业部门进入深山密林、野地荒原,怀着改造自然、改造人的理想拼搏奋斗。他亲历了这一段难忘的岁月,用刻刀和画笔做记录,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图像记忆。陈祖煌的作品多以巨大的、充满生命力的森林、激流、人物为描绘对象,那些摇曳多姿的林木昂然挺立,充满生机,繁木菁林,疏密有致。大森林的原始与神秘,被渲染得淋漓尽致,可谓美不胜收。无论是抗洪、垦荒、放排、狩猎、或是抢渡等场景都带有史诗般的性质。人物的形象也是豪迈不羁,独具个性,展现出赣西人民勤劳勇武的风貌。新兴木刻运动的践行者,中央美院教授王琦在1983年北京举办的“陈祖煌版画作品展”的序言中写到:“从展出的作品看,陈祖煌可以说是一位世界森林的热烈歌手。我接触他的艺术,便是从他的版画《春潮》开始的。在画面上,山高浪急,波涛翻腾,成捆的木材顺流直下,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艺术家笔下的森林景色不只是发掘了大自然的壮美和诗意,更使他感兴趣的却是人改造大自然的无穷力量。他的画表现了人和自然的有机统一。揭示了经过人的劳动改变了的自然面貌。作者善于运用艺术语言,发挥独特表现力,在画面上构成鲜明强烈的黑白旋律,和那样组织严密,流畅自如的刀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为其他绘画所不能代替的刚健朴实的“力”的美。他十分讲究画面的精致,完整。创作态度认真严肃,这又是作者对自己的艺术和广大观众充满高度责任感的表现。”
江西省美术馆2020年11月27日-12月28日进行的“印记赣鄱-江西版画研究展”作为一次旨在梳理和研究江西现代版画的发展脉络呈现70年来江西版画的整体面貌的重要学术性研究展,受到全国版画界高度评价。它成为了江西版画阶段性的重要研究成果报告。展览以陈祖煌作为个案独立成章重点呈现,将展览切入了更具体、更深层的研究体系。下面我们撷取陈祖煌先生的部分参展作品,一起进入他雄健朴实、热情奔放的森林之歌。 春潮 90*90 1979
竹乡 50*70 1973
进山 40*70 1965
洗衣被的妇女 70*57 1982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