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刘韡 用截然不同的角度切入熟悉生活
每年评选一次的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是中国首个当代艺术奖项,由极负盛名的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于1997年创办,目前CCAA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关注的艺术奖项之一。在2008年众望所归荣获CCAA最佳艺术家奖项的刘韡最为着迷的是如何改变一件事物在普遍意义上的“认知”。1996年刘韡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在短暂地担任北京青年报美术编辑后步入艺术家的职业道路。这位出生于1972年的艺术家认为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其实并非去“创造”某种新式事物,创作的本质是寻找适当的角度去精准呈现,同时去尝试改变一件事物普遍意义上的“认知”,对个人而言,艺术创作即是用不断的实验去呈现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非常态意义,并从中转换或消解日常物品的功能。他经常使用电视机,冰箱等常见物品作为创作元素,这些物品能够映射出所处时代的共性,这也令观众对作品的解读上缩短距离。
2006年所举办的个展“PROPERTY OF L.W.”中,刘韡展示了一系列直截了当,视觉冲击力十足的作品:《切》,展览中的作品是被生生的按照某个角度切去一部分的日常用品,你熟悉的景象经过他的加工显得充满荒诞性;《瓷器》中大大小小的瓷质器皿被串联成未来主义色彩的航天器形体;最具暴力感的作品《反物质》系列,索性把诸如电视机之类的电器内外倒置,里面的电子原件改成物体的外衣,透露着艺术家对所谓现代生活的嘲讽与不信任感。
刘韡另一部分作品也在置疑在我们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城市与自然,人性的关系。如常年展示于尤伦斯艺术中心序厅的绘画作品《紫气》所尝试表达的语境:大量运用充斥着混浊感的紫色暗示着环境污染问题,但紫色又往往与“尊贵”或“华丽”等词有着似是而非的关联,比如我们常说的“紫气东来”便暗含着这一层意思。最终画面呈现出的效果并非一片颓然,类似电路板的线条所勾画出的城市轮廓形象消解掉你通常观测到的城市印象,整体色调是神秘与忧郁的色彩并存,同时暗含着现代城市中的光影迷离。反过来他也尝试过用显得并不那么美好的笔触去描绘代表美丽的钻石,这是对另一种现象的阐释:某些事物或观念是无法消解的,“因为观众知道是钻石,所以还会绝对很美丽”。
即将在尤伦斯艺术中心展出的《爱它,咬它》是用牛皮狗咬胶制作的装置作品,远看稍显贫民窟似的破烂,细看则发现每个建筑物其实都是带有着各式权利色彩的,众多著名国会形象,美术馆按缩小比例制作的模型。对权利机制的怀疑和讽刺使得刘韡激发去消解掉这些建筑物的欲望,随着展览时间的进行,牛皮这种并不坚硬牢固的材料开始走样变形,建筑物变得摇摇欲坠,而艺术家为了令这次消解进行得更为彻底,甚至考虑在展览中安排放进一群饿狗---人对于权利如同狗咬胶对于狗,均是动物性的本能
虽然从一个初级阶段市场的角度考虑,尽早树立并不断巩固所谓的风格或符号会对作品的销售有着明显的好处,但评论家们很难用一种风格来定义刘韡的作品,他不停地扼杀自己的风格,乐于寻求突破,不断用更为奇妙的媒质去阐释自己的尖锐的艺术态度。
作者:尤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