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画墨竹之说》(简叙)。。中国文人自古爱竹,竹在古代文人心底的地位是十分高雅而神圣的。竹色青,清雅也,竹中空,虚怀也,竹有节,风骨也,竹不曲,正直也。竹子的这些特点正是古代文人所追求和标榜的道德情操。
历代画竹的,不乏名家精品、妙品,在表现手法己到极致,后人想在前人笔墨和布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难矣。吾不想步前人画竹大家后辙,其初时墨竹学历代各家,多为写实,成规成矩,又学吴缶老金错刀法,多为风竹后又学蒲华得生拙之趣,深切领悟了学画必须求变`、求新这个画学千古不变的真理,但这个新和变不是凭空而来,是建立在中国画深厚的传统之上的。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吾写墨竹,重构图,重笔墨,写深邃,写精神,写竹子清旷野逸之趣。用笔纯以气写之。学*研究历代画竹名家,找出他们画竹的共性,由法度入,由法度出,所谓“无法中有法”,“乱中不乱”,不齐之齐”。这很体现中国文化“有法无法”的艺术精神。初入眼时,粗服乱头,不守绳墨,实际上在画理趣,画道理。。。画竹几十年一言难尽。所谓知竹者,自知也。。(丁酉5月樊新利记于逸庐灯下)
作者:樊新利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