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古玉收藏 • 鉴赏 | 商代玉器

商代玉器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受限于出土资料的不足,目前还不能看清商代早期玉器的整体风貌,不过在河南安阳殷墟、山东益都苏埠屯、滕县前掌大及江西新干等地的商代遗址陆续出土后,我们已经能够基本掌握商代中晚期的玉器风格了。

商代玉戈

根据现有的出土资料来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曾经盛极一时的玉琮、玉斧、玉钺、大璧、多孔玉刀、牙璋等器物,到了商代中期以后,纷纷式微或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玉戈、柄形器、凸唇璧及大量的象生动物玉饰,与极少数的玉簋、调色盘等品类。这些器物以独特的工艺制作,在造型与纹饰上开创出新的特征,成为商代玉器的典型风格。

商代的新兴品类

商代的新兴品类以玉戈、柄形器及凸唇璧三者最突出。其中属于兵器类的玉戈在龙山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经过二里头文化到商代,形制愈趋成熟。

商代柄型器

柄形器的造形呈长条状,最上端为一薄顶,其下两侧收腰再变宽,然后向下延伸为长方形状,表面光素无刻纹,或者雕琢了凸棱纹、瓣纹等纹样,未端收窄为凸状榫,可以和其他的器物插嵌在一起,可能也是礼制性的器物。

商代凸唇璧

凸唇璧的造形以“内圆外圆”的玉璧为主体,但是中心圆孔的孔壁向上、向下延伸形成突起的环边,因此又称为“凸缘环”或有“领环”,是商代特有的品类。由于在凸唇璧的璧面上,常有粗细相间的环状弦纹,这些弦纹不像刻意雕琢的纹饰,倒像玉工在制作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因此笔者从它们的走向推测琢制工具的施力方向与方法判断它们是以特殊的“旋转切割法“制作出来的。

独特的旋转切割法

“旋转切割法”是一套经过计划、经济有效的玉料消耗法,它的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旋转切割法

(1)首先将块状玉料琢磨为短圆柱状,以管钻取出内部的芯料,此块心料可以制作为圆雕蟠龙。例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圆雕蟠龙中,有直径4.5厘米、厚1.5厘米者,与玉璧的内孔大小接近,极可能是用柱状芯料制作而成的。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圆雕蟠龙

(2)将中空的圆柱形玉料套入一个具有动力的旋转轴上,以尖细的切割器由柱状玉料的侧边及上下两面的近孔缘处切入,把圆柱状玉料分割为ー个凸唇璧与二个传统圆璧。

由于商代玉工采用旋转切割法的关系,会在玉璧表面留下环绕内孔的圆弧状弦纹,而且因为解玉砂在琢磨的过程中,从数量多、颗粒粗的状态,逐渐耗损为数量少、颗粒细的状态,待玉工增添解玉砂后,琢磨的力道才又重新增强。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之下,使切割痕产生由粗渐细的变化,这也正是商代玉璧或凸唇璧往往具有粗细相间之弦纹的缘故。

圆弧状的动物造型

旋转切割法不仅产生了“凸唇璧”这样的新造型,紧接而来的玉料消耗,更让许多玉器的造型与“圆”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当商代玉工以旋转切割法将圆柱形玉料分割为凸唇璧与二个传统圆璧之后,三者既可以作为成品来使用,也可以当作玉料片,继续分制为其他的器物。如传统圆璧分切为二或三等分,可以制成鸟形佩、鱼形佩及龙形佩等玉饰,而中间的凸唇璧也可将圆盘形的璧面雕琢为数个鸟形佩,留下中间的环形手镯。

商代玉鸟

这样的分制方法,让商代的片状动物玉雕往往呈现弯曲的璜形轮廓,而玉鸟也因为依料施工的缘故,成为站立的姿态。例如上图为商代的鸟形佩鸟首微微上仰,头上冠羽竖立,胸部朝前挺起,足爪朝下站立,整体轮廓近似玉璜是商代鸟形佩的共同特征。

妇好墓出土玉鸟

类似的器形亦可见于考古出土物中,如妇好墓出土的玉器里,有一件鸟形的弧度恰似二分之一个圆璧,而另外一对鱼形玉璜的弧度近似三分之一圆,表还有弧形线纹,腹鳍朝器身两侧突出,正是以凸唇璧制作而成的特征。

纹随形走、遍布全身

商代玉器以砣具,桯具、三角棱具制作的边饰镂空塑造器形的轮廓,再用器表上的纹饰铺陈出各种造型的具体特征。这些纹饰随着器形的需要延展,标示蘑菇角、冠羽、眼睛、鼻吻,翅膀、尾巴等部位,在身形比较宽阔的器面上,以重复性的线纹,强化动物的躯体,产生“纹饰满身”的装饰效果。

商代玉器

在随形弯转、遍布全器的纹饰中,有的采用双线阴刻而成,有的将双线外侧的地子琢低,形成浅浅的阳纹,或是直接以阴刻的单线纹来表现。其中最引人注意的纹饰首推“臣”字形的眼睛,往往以超大的比例作为动物头部的表征。其次,则是线纹常作方硬的转折,形成刚劲有力的纹饰风格。

商代玉龙

如上图为商代的龙形佩,此器以圆形的玉片制成环状造形,称“蟠龙”、“咬尾龙”或“龙胎”。龙首张口露牙,背上用连续性的棱作为脊板或鬛毛,尾端朝下勾卷,都是商代边饰镂空所塑造出来的形象。它的表面有臣字形的大眼云,云形耳及其他纹饰,线纹转折刚劲有力,布满全器,呈现商代玉器的特色。

商代玉龙

由于旋转切割法的制作方式、特殊的边饰镂空及遍布全身的刚劲纹饰,让商代玉器建立起独树一帜的时代风格,只要我们能够掌握这些特征,就能正确地鉴赏商代玉器。

"鉴定鉴赏 • 学习交流”

微信 : 92108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02/ef5b35e9ee4708e7d7ddbd99176b03cc/ef5b35e9ee4708e7d7ddbd99176b03cc.pn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