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民間繪畫中常藉諧音,寄寓正能量的祝福。2019年,晶美術館展出一幅齊白石之《多荔圖》,便有這個意思,畫中描繪成串的荔枝,以示「大發利市」。
中國畫用的紅色一般是胭脂,但是齊白石畫中使用的紅色,在這幅《多荔圖》,在現場更讓我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在畫前駐足,仔細看,它異於胭脂的柔和;一股新鮮、明亮的氣息,籠罩一顆顆在結實飽滿的荔枝上,彷彿賦予筆下瓜果一段不可思議的生命,這神奇的顏料,究竟是什麼呢。
齊白石昔年北京執業的潤筆單,上頭寫着:「多用紅色者,畫價加倍。」他的弟子告訴對「多用紅色者,畫價加倍」感到為難的顧客。這紅色不是指胭脂,是純正的西洋紅啊。
顧名思義,西洋紅,是從西洋進口來的。齊白石回憶,自己看了吳昌碩的畫,曾經說吳昌碩用的這個西洋紅,色奪胭脂,古豔絕倫。齊白石很可能是透過吳昌碩認識畫中使用西洋紅帶來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於西洋紅有多麼貴重?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婁師白當年向齊白石拜師,拜師過程中有一些禮數,徒弟送給師傅拜師禮,師傅也要回贈徒弟禮物。雙方互贈,齊白石送取出一套毛筆,以及一套自己的畫譜和印譜,一併交予婁師白。
之後,齊白石再從腰際上掏出一串鑰匙,走到櫃子那,謹慎地取出西洋紅。他先是將顏料在小秤上秤了二兩,一邊拿出一只空瓶,瓶身上還黏著着「味之素」的廣告。就是當年進口的日本味精。齊白石仔細地把這二兩西洋紅放進「味之素」空瓶內,面交給婁師白,如同一份慎重的大禮。
從齊白石的動作、細節,相信收到《多荔圖》的觀者一定能理解,「大發利市」不僅是是一句來自圖文相互補充,相互映襯的祝福。洋紅在當年,更非一般普通顏料可比。故《多荔圖》實在是一件,從裡到外,無論從象徵寓意,落實到具體地經營各方面,身價不凡的畫作。
齊白石,《多荔圖》,1948,設色紙本,105x43c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