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八十年代,我在香港和企业家、收藏家梁知行先生饮茶小聚,谈起我们熟悉的几位内画界朋友时,我说对老庄的印象是:“他在绘画之余,刻苦读书,博览群书,以老庄学说为本。象他这样追求文学、哲学修养的画家如今已不多见。中国画的传统就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因此才知道老庄绘画上独具文人风格的原因。”梁先生说:“目前尚未有人能如老庄在艺术根基中丰富之学问,几年之后我的观察力就可受到考验。艺术总是要受历史考验的。”
当时老庄因生活所需,画得很多。虽已颇有名气,但尚在发展途中。因此,老庄出版诗集《采荇集》,我应邀为其作序时就说“我认为老庄虽不是已经登峰造极的大家,但确是个有个性,有成就,有远大前程的画家。一个这样从苦难中挣扎出来的人,遇到今天这样有机会发展个人才能的时代,他会从一个高峰攀向另一个高峰的。”
时过十多年,如今老庄已是在国内国际知名的艺术名人,尤其其指画成就,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对他的艺术成就我已没有多少话可说。唯一可讲的恰是画外之话。就是由他从创业到成功的历程,使人看到理想,意志对人生的决定作用。贫困,灾难,坎坷等困境很多数人都可能遇到,但对不同的人却会引出不同结果。一个缺乏理想,意志薄弱的人可能由此就消极灰心,听天由命的凑合活着。而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可能成为磨练其韧性,促进其思考,增强其斗志的动力。所以我建议人们在欣赏老庄书画作品之时,不妨读读他的文学作品和了解其历史经历。这样既有助于更加理解其画作之文化内涵,也有助于对人生的思考。
我不是说老庄的人品、作品已经完美无缺,达到了顶峰。人无完人,艺无止境。但作为一个靠自我奋斗而成功的艺术家,他对社会的爱心与回报,确非人人都能达到。
画高显奇才,功夫在画外。这就是我对老庄的看法。
老庄兄
遵嘱早已写小序,不知往何处寄,等你来电话没等到,我有天突然见信封上有个电话号码,试打一下,果然是府上,现按夫人所说地址寄上供一阅,有不同意处,来电话商改。
祝:早日恢复健康
问夫人好
邓友梅
2004.3.4
作者:邓友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