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到场的有斯坦福大学博士教授杨永志先生,周沙先生,壳牌石油公司师鹏先生,邻客音人脉网博士钟烨先生,斯坦福金殷丽女士,书原总经理张颢先生,硅谷工程师协会熬刚先生,以及斯坦福在校学生。
场面厚重典雅,气氛热烈高涨,罗丹艺术馆的一尊尊雕塑仿佛在开口讲话,招手致意,郦汾阳先生神态自若,声音高亢洪亮,成竹在胸的说: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书法源于汉字,汉字是中国独有的古远文字,只有汉字才能创造书法,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大文化,必须发扬光大,必须创新!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学中国的书法和汉字,尤其是日本,韩国对中国书法情有独衷,紧追不舍,发展创新较快。八十年代初,日本书法名家“上条信山”曾说过如此的话:汉字发源于中国,流入日本,只有汉字才能进化为书法艺术,我们日本的创新理念要超越时代,以“手导右卿”为代表的现代书法主义,很是盛行,还有古典主义,以“良宽”为代表的书法家为例证……为此中国书法一定要走创新之路,否则不进则退。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科技,科技就是创新,郦老别具新理的学说,引起一阵阵掌声。
他接着说,追根朔源,要书法创新,首先要思想创新,思想是创新的根本,就必须学习老子无为无不为的强大思想,庄子逍遥游的奇思妙想,庄周梦蝶的物化境界……达到无功,无名,无己,无待的博大心胸和宏远大志,何患书法不能创新,此刻满场又响起一阵阵掌声。郦老又说,一切理论来自事实,空谈口号,妄谈理论都是空中楼阁,必须以事实服人。让人看到,让人得到,让人吃到,才算真的。郦公一边说一边在2米乘2米的宣纸上写下了一个榜书“道”字,其缓缓行笔,从容淡定,徐徐用墨,时重时轻,时快时慢,边写边讲,书法中的点,块,线,面,是每个字,每件作品的零部件,要精密,要讲究,不得马夫……书法忌轻,忌浮,忌飘,忌滑,都是某个部件不当造成的,这就是笔法,墨法,章法的源头。书法中常说的“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全在于行笔“疾涩”二字。
那么什么是疾涩呢,谁也说不清,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才是真理,只会讲不会做又有何用?郦公又铺开了一张六尺宣,开始一笔一划的做出了“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与“担夫争道,逆水行舟”的原理来解破……这就是书法中最经典最高深的笔法,为了彻底,深刻的讲清道理,郦公又将老子道德经第一章58个字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请看这里出现多少同类字,给创作带来一定难度,必须在字与字中有丰富多彩的变化,给人以真性自然,微妙深邃的感觉,切不可生硬僵化,给人以有刻意做作之感,这样的作品是失败的,更谈不上创新……
郦老又写了一幅狂草,解答了来宾们的许多有关书法中疑难而又复杂的问题……郦老再三强调,书法必须化古创新,从中国古远的卜,铭,石,砖,简,碑,摩崖石刻中入进去,走出来……写出了原创,经典,传世的作品,这才是创新,对郦汾阳先生高深哲理的学说,实践与理论同步的示范,博大宏远的思想,精妙绝伦的书法,令人心服口服,倍加崇敬。
一致认为,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受益。看君写一笔字,更上一层楼之感。原定一小时的演讲,延续了两小时之久。
作者:金文 现场实况笔录
作者:金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