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文化失责与文化责任

亚洲现代雕塑家(中国)协会 会长

暨南大学 教授 曾振伟

  西方现代艺术形态以及西方现代美学形而上的观点,在上世纪初开始影响中国。

  当时日本在亚洲拥有较先进的工业技术,扮演着现代文化领头羊的角色。或许是地缘的关系,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第一次向日本派出了留学生,中国在朦胧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并没有像日本那样紧随着西方的步伐,而是形成了当代中国独特的形态。但在现代艺术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受到了强烈外部力量的冲击以及内部发展的混乱与迷失,导致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脱离了与西方文化共同发展的轨迹。对于这一结果,回顾整个20世纪百年文化的发展史,特别是关于艺术史部分的世界文化格局,由于历史因素,文化格局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尽管各国文化学者对文化艺术历史脉络的解释都多以本国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出发点,以及坚持一些自身的文化立场(特别是民族立场)为前提,但是对于文化艺术发展至今的结果,无论所持的心态如何,就世界现代艺术的前沿与滞后的评判,学界是有公论的。

  形而上的思维不同,形而下的结果当然有异。当中国的发展今天需要全面融进世界之时,我们才发现,世界已经与中国有了许多的不同。在对现代艺术语言表述方式上更是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说国内一些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诠释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上的观念会大声说:“看不懂的艺术就不是艺术”,更有的是“没有钱,艺术何来高度?”这类让人听到后会失语的言辞,让文化人无措。类似于这样的表述作为一种不同的声音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但关键是这种思想与声音,如果在中国学界所占据的比例是为多数的话,就可以从里面看出当代中国现代艺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极其片面的认知观并夹带着文化狭隘,甚至是文化迂腐。我们知道,文化的表达方式不是单极的,对“看不懂就不是艺术”的观点本人认为或许是自身的修为问题。各种各样的艺术现象与艺术结果是因果关系。而艺术形态与文化背景的关联也是因果关系,如同唇齿相依。虽然大家都提倡艺术观点应该是朴素的,而不应带有文化的强迫症。但是文化在经济豁达的状态下,特别是在功利社会中很容易会步入狭隘的歧途。作为艺术家,如不经常学习,我们对今天世界特别是西方艺术的发展与脉络就无法理解更无法掌握。在20世纪初期,世界艺术由近代向现代迈进的进程中,英国最杰出的艺术家,也是对近代艺术过渡到现代艺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人物——莫尔,他的抽象艺术作品最有为独特的表现方式,那就是无邪的人与寂静的自然的对接关系,也是他在无法用传统具象的绘画艺术将人像和浩大的自然在同一个具体的物质上表现时总结出来的结果。他用独特的感知方式与归纳手法来主张与表述其对自然的感受。这就是莫尔的作品为什么能在许多前人的作品上无法找到表述这种天人合一的感受和独特的观察结果。看似感性,却为理性。这就是莫尔作为当代艺术家独步的伟大之处。

  而一直主张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达感情思想的罗丹,在上世纪初也成为了举旗反对传统的学院派造反人物。罗丹认为那种能将真实世界一模一样描绘出来的技术是呆板的表现手法,已无法陈述人在内心世界所感受到的精彩世界。于是他敢于挑战官方学院派的束缚,用意形来表现感情。罗丹是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与现代雕塑艺术最伟大的介接者。准确地说,罗丹是现代雕塑艺术的开创者。

  那么达利则是在西方写实主义巅峰的时代开创了另一个与世界不同的认知方法的巨人。他是心灵中用潜意识的意像来描绘世界的,是超现实主义的幻想艺术观念。达利用他极其独特的合理与不合理的梦幻世界来阐述属于他理想与精神的世界。他开创的是与前人不同的艺术世界。在他的作品《记忆的永恒》就是达利艺术世界的最高精神代表。

  毕加索,全世界都知道他是西班牙的画家、雕塑家。毕加索之所以伟大也是因为他有与众艺术家不同的特点。他是用革命性突破的表现方法,开创了西方现代艺术中重要的立体主义运动观念。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探索出了螺旋状光照与抽象画作之间的关系。对国内很多从事艺术工作的人而言,西方艺术看得懂与看不懂的问题在于不太了解近代与现代西方现代艺术的形成过程,有其社会文明发展的轨迹,清晰的历史折影,以及由于西方古典主义走入了无法摆脱再创造的困局,所产生的必然的诉求。观念上求解放、文化上求解脱的艺术禁锢,形式上求多元的观点以及自由的精神观是上世纪西方社会震荡了最久的内容。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人村上隆,则是东方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存有巨大差异状态下的一位亚洲艺术家。村上隆之所以伟大、有影响力,与他能在西方艺术横行世界的状态中,以自身的东方传统文化元素与巧妙运用通俗文化进行巧妙结合有着很大的关系。日本的卡通艺术被全世界受众所欢迎。村上隆能很好地把通俗文化和高尚艺术两个对立的文化加以融合,营造了其作品在通俗文化的社会印象中不失高雅的文化品位与气质。让消费者(以女性、小孩以及白领为主)狂热追捧,从而造就了村上隆独特的艺术与商业双料成功的现象。对此,我们可以用武断一点的方式来评价村上隆,他是亚洲最能善用现时代东西方文化元素达成自己精神世界目标的成功东方艺术家。

  在中国的现代艺术中,也有很多值得评价的艺术家,他们在熟练运用东方文化元素时又能很好地结合西方文化中的元素,准确反映出中国社会的人文情怀。这些既现代又很有东方味的作品,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良好趋势,如曾梵志的画作就是代表。当然,为数不少的中国的现代艺术仍处在一种用比较传统,且比较直观的方式来反映社会与记述感情,表现艺术风格。较为写实的学院派艺术表现手法却仍然充当当代中国雕塑艺术表现的主流。但却非常缺乏当代艺术中探求新元素的动向。因此,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上的表现相当乏力,朝气不足。

  今天的中国已经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既成的文化格局,我们应以理性的方式来看待,西方现代艺术的形成有其条理性的规则。中国与西方的观念差异我们尽可能用理性的方式来读解并创造出属于世界的中国现代美学。但执着于传统表达形式美的观念上也应有创造性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包容。本人在日本学习当代艺术,我也尝试用中国传统的方式结合现代元素来构造我的艺术语言。在抽象的基础上努力用一种概念且让观众都看得懂,在情绪上不排斥。在自己独特的美学形式中营造不排斥的艺术世界,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和为贵。时代进步了,社会的大景象也变化了。中国艺术家当然无需一味死磕西方现代艺术潮流的技法。对世界众生形象的描述,如果只会运用而不加以提炼属于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来述说“故事”,我们作为文化人对当下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可以说是有失责任。用过于肤浅与直白的手法来表达自身的艺术观点,恐怕有失文化人的创新精神。因为世界早就不是看似明白的单纯世界。我们应努力塑造呈现一个清晰的“世界”给社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