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林尔先生的书法篆刻作品就像他本人一样,聪慧里透出的是一种淡淡雅致。
将甲骨文作为书法篆刻创作的一种灵感来源,从中获得大量启迪,却又不一味追求商周甲骨文字体结构的完全形似,可能又旁涉了金文、战国文字等结构特征,巧妙地将其融会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作品与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形态虽有关联,但不亦步亦趋。有传承、有融会,用宏取精,气象矫健,正是其慧心所在。
当其篆刻家的金石底蕴和较高的线条造型能力在其书法中表现出来时,淡雅中弥漫的又是一种劲峭有力、雄浑刚健的金石味。作品用笔锋颖犀利,笔意充盈,结构工整规矩而不失灵动,即便是较纤细的笔画,也展示出十分强健的风格特征,有的骨格开张,有放逸之趣,有的细密俏丽,有簪花之格,无处不释放出的是力量感和结构美。
然其将书法的功力转化到篆刻这一艺术形式时,经过刻刀的运用及石章的表现,方寸内的文字布局形式在其苦心经营后,更加着意分布,实中取虚。除一些流派印风格创作外,很多作品强调甲骨文笔画转折的曲折特性,苍古奇崛,大朴不雕。
林尔先生行年五十,展示新作,嘱我缀语。借用余正先生诗句“相期数十载,与君共苦辛”,同勉。
作者:桑建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