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这是真正画我们农村人的,这样的油画我们看得懂。”这是众多农民对油画家高庆荣的农民系列画展的评价。
对此,高庆荣激动不已:“我生于东北农村,种过地挖过煤,农民的血脉大地的养育,铸就我此生的乡土情;用画笔为当代中国农民造像,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是我的艺术追求。如今,终于得到了伟大农民兄弟的认可,如同种地打粮,欣慰无比。”
2000年开始,高庆荣把心中最崇敬的农民表现在画布上为他们“树碑立传”,至今已创作了100多幅乡土人物系列组画。
捧着他那本厚厚的专为农民造像的油画集,对照偌大画室中或悬挂或排立的幅幅原作,眼前这些尺幅大、人物多的巨制,从每一张脸上都能读出作者所赋予的丰富内心情感,大有呼之欲出之妙,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中国北方农民在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命运大变迁,画家于变换神奇的油彩中将其尽显无遗。作品《矿工》,记录了他对那段苦难生活的回忆,寄托了对逝去友伴们的哀思,感情真挚感人。早已成为城市建设大军的农民工,是高庆荣近年特别关注的题材,油画《农民工》、《打散工的人》、《午休时分》等不少表现农民工复杂感情和心理状态的作品,人物形象细腻,表现了他对农民工兄弟谋生困难的同情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他还有许多描写乡亲们生活的作品,如《关东汉子》、《东北娘们》、《早市》、《田间的妈妈》、《狗剩媳妇》、《黄河父老》等,人物身份、处境、性格各各有异,有的粗犷、豪迈,有的强悍、泼辣,有的勤奋、实干,有的温和、平静……都是有血有肉、富有人性的人,也有鲜明的地域性。
高庆荣说,自己特别注意表现北方农民豪迈、粗犷的性格,多件作品用“关东汉子”的标题以表示他对这一称号的自豪。他也用富有感情的笔触描写关东大嫂们的憨厚和勤劳,笔下的人物,或在繁忙的劳动中,或在欢笑地交谈、聚餐、联欢,也有默默地在静坐,在憩息。作品《喜酒》,热闹的婚礼上,父老乡亲们笑着闹成一团……高庆荣认为,只有深入老百姓的生活,在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才是真正的“艺术之根”。
愿有更多的艺术家向高庆荣这样,关注农村、关注农民!
本报记者王景山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