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央美“棒棒糖”考题:是变革的开始 还是一时“任性”

2015-03-30 10:37

  【编者按】纵观中央美术学院二十年来高考考题,考试模式基本类似,从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至今,往年考试题目大多以写生、默写静物或人像为主,稍有些突破的,也只是一些命题或半命题创作考题。但今年央美的艺术设计考题《棒棒糖》却让人们彻底改变了对这所中国美术第一学府的固有印象:要求考生将所发的棒棒糖吃掉,并根据自己吃后的味觉感受,按照原品牌展开后的糖纸中的基本元素进行再设计。针对央美这组考题,有人为央美的大胆变革点赞,也有人调侃说,央美“有钱就是任性”。那么今年央美考题的变化,是出自于偶然一变,还是一个变革的开始,预示央美将对招考进行改革?

  对此,主持今年本科招考工作的央美副院长苏新平回应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避免让那些靠背模式的考生淘汰有灵气的人才。”“我们希望简化考试程序以及改变考试的模式化,在题目上做了一些改变,力求让学生真正‘为求知而学’。”

  培训机构见招拆招

  每年艺考完,几乎都会有培训机构将获高分的试卷翻出来做一番“分析”,分析总结考试应该怎样注重得分点,一些艺考培训班甚至替央美总结出了造型考试套路:“素描画的都是男模特,色彩画的都是女模特,女模特不带手,男模特都带手”,这套说法已经被不少考生背得滚瓜烂熟。列举部分网站对央美往年优秀试卷的分析:

  例如静物类,归纳有如“构图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设计感和创意,但表现手法仍为写实,这里的写实不是指逼真,只是说要符合一般的造型规律:透视、结构、光影、光色关系......”等技巧。

  图为中央美术学院的优秀试卷,当时的题目为:五朵玫瑰花和纸。左边的那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取胜,右边的那幅则以高雅的灰色调给观者以视觉享受......

  “画面需要出现3种以上的蔬菜,以写实的手法完成”图为2010年设计专业色彩高分试卷。

  人像类,归纳有如“形体、比例、位置、头颈肩关系的准确是画好一张彩头最基本的要点,在控制好形体结构之后,首先把握好整个画面的色调,色调决定了整个画面的格调、高度,把握好色调就把握住了彩头试卷的分数......”等许多让自己的试卷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需掌握的技巧。

  今年考题“棒棒糖” 死记硬背招数不管用

  今年的考试现场,打乱了过去的套路,自然让那些靠死记硬背来应试的考生无从下手。“棒棒糖”仅从造型基础的考核上来看,把这么微小的东西放大,上面纸包的有闪光的、有透明的,比画一个物体难度要大的多。有能力的学生,即使千变万化也能描述的非常到位和准确,如果没有能力的考生,一旦改变了对象之后就傻眼了。

  一根棒棒糖难倒艺考生

  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招生考试的题目“雷倒”了不少考生。题目是这样的,上午“造型基础”的考题,让考生根据现场发放的棒棒糖进行写生;下午“设计基础”科目,考题是 要求考生将所发的棒棒糖吃掉,并根据自己吃后的味觉感受,按照原品牌展开后的糖纸中的基本元素进行再设计 。面对如此另类的考试,叫好的考生称品尝到了“久违的初春的甜蜜”;也有人欲哭无泪,哭诉“被棒棒糖斩落马下”。

  直击央美2015年本科招考试阅卷现场 “棒棒糖” 考卷竟是如此绚丽多彩

  今年打破常规套路的出题,对一些背题的考生是一种打击,对阅卷老师而言却有种“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感。《设计基础》既要求学生的色彩表达,又要针对棒棒糖的味觉体验,对原糖纸的包装进行创意“再设计”。“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两者对考生来说难度很大,考生背的题根本无法套用,这需要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创意设计而不是绘画技巧上,这样优秀考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意能力一下子就凸现出来了,值得高兴的是这样的考生并不少”,《设计基础》阅卷组组长、设计学院副院长宋协伟兴奋地介绍有创意的精彩试卷。他认为这次出题达到了初衷,考生的艺术才能直接反映到试卷上,试卷整体质量也不错。另据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介绍,从参加考试人数的有效试卷率来看,白卷和无效试卷只占8%左右,只会背考的学生在考场上就被淘汰了。

  有趣的是,阅卷现场休息处招生处工作人员特意为老师们准备了棒棒糖,阅卷老师也品到了考生们在考场上的味道。

  是变革还是“任性” 且听专家声音

  苏新平(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考试科目固定,这一套招生办法沿用了十多年,考试方式每年大同小异,这就为考前班提供了去揣摩、预测、模仿和复制的可能性。艺考培训班总结出的艺考套路,已经把考生带向了歧途,“这个做法让学生学到一些急功近利的东西,很容易让学生过早地形成对艺术的误解或者是误判,耽误他们去学习在这个年龄段应该学到的东西,这是大学不能容许,也不能接受的,必须去改变。”要突破应试的模式,首先要从考试出题开始。择优录取,不是说一句空话,需要一步一步来实现。我们还需要让全社会来认识、来适应,尤其是考生或者考生家长逐步适应的,这也是我们招生一直以来的大思考。

  宋协伟(设计学院副院长):

  面对美术高考竞争的激烈,社会上数以千计的考前培训班为了升学率、赢得市场,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寻摸应试的路数,而且每年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凑效”。学校难以从这种模式化的考试中选拔到优秀艺术人才。这种模式化的应试,也让升入美院的学生很长时间内带有应试的痕迹,很难“脱模”,所以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弊端。这次设计考试的模式转变是一次新的尝试与突破,逐渐走向人才选拔的变革。中国每年艺术类考生的规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空前的,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艺术院校之一,应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招收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直接决定着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选拔人才的考核机制,是对学生的考验,更是对学校的考验,学校能否设定一套合理并且有效的考核机制是选拔合适人才的关键。

  钟平(招生处处长):

  近几年,学校在人才选拔方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讨,招考每年都会有一些微调。但像今年这种大幅度的调整还是第一次,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考试科目调整后的命题思路、内容、形式的变化,实验艺术专业首次招生考试的操作模式,都是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如何准确、规范、零失误地将每个考试科目要求落实到位,将命题教师专业考察初衷准确落地,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招生处的同志们在考题准备的过程中,认真分析研究考题要求和操作细节,做到了考试的每一个环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科学、严谨,基本做到了零误差。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