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三年创意展:包围观众

2015-03-31 14:53

图注:HANNAH K. LEE插画作品,描绘乔希·克莱恩的电蚀画作《自由》

这次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令人期待的三年一次的展览主题名为“包围观众”,如同展览本身,两者在各方面都是成功的。一方面,它表现了一个信号,体现了五十一个新艺术家和收藏家用艺术作品“隔离观众”的创意。这也显示了一次没有恶意的“包围”,用评论家的话说——“一个像是女式保暖长内衣的群展”。

据悉,此次博物馆的三年创意展的创意来自于瑞安·特雷卡丁。他以狂欢聚会为主题的画作《比耶稣年轻》,在2009年,也就是新博物馆第一次新兴艺术家三年展上,成为数字时代成熟的艺术家新星。他与独具慧眼的策展人劳伦·康奈尔(曾管理网上艺术角Rhizome)合作这一版本的画作,但其中新媒体花里胡哨的东西比你想的要少。

当然,还有一位来自西班牙艺术家的丹尼尔·斯提格曼·曼格拉内(Daniel Steegmann Mangrané) 的作品。他将其作品放置于巴西雨林的背景中,以简单的黑白色为主色。还有一些使人难以忘怀,眼前一亮的的奇特的彩色油画,例如来自缅因州的艺术家萨沙·布劳宁(Sascha Brauning),他开创了后肖像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使用具有科幻色彩的颜料来画一些具有脸部特征的形状。

总的来说,一种令人愉悦的人文主义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体现,从这一代沉迷于“后人类”的艺术家中显现出来。展览以弗兰克·本森(Frank Benson)的彩色3D打印的塑像开展,这个塑像的原型是跨界艺术家、DJ女神Jualian Huxtable(前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法律助理,称自己为半机械人),她半裸侧倾着的姿势像是绘画中典型的宫女形象。这部作品将Instagram上的养眼美女和雕塑合为一体。法国概念论艺术家安托尼·卡塔拉(Antoine Catala )曾和一家广告公司合作的象征同感的logo,在这里被覆盖上了火珊瑚,并浸入在盐水池中。展览中最让人振奋的作品,即那个真正包围你的作品,就是乔希·克莱恩(Josh Kline)的电蚀画作《自由》。

从这些冲击力极强的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未来就掌握在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这些年轻艺术家手中。(编译尚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eyj@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来源:凤凰ART 作者:凤凰艺术独家编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