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姓名:马菲菲
院校: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专业:中国画
作品名称:《春望起念》
国画 200×240cm 纸本水墨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在当代绘画发展中,拘泥于传统笔墨程式下的赋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强烈的文化需求,“色墨如何巧妙融合”则是中国山水画由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研究传统与现代色墨关系基础上,探索色墨融合更好的表现方法。自然界的景象是意境营造的蓝本,只有将个人对自然真切的情感与熟练的激发结合才能升华山水画的画境。“色助墨光,墨显色彩”的意境是我的创作追求,因此在绘画时会运用各种色墨混用的技法表现色墨相浑的状态,又结合写生经验体现作品的画外之意。“中国画此后的道路,不但须恢复我国传统运用笔线纹之美及其伟大的表现力,尤当倾心注目于色彩流韵的真景,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张弛
作品名称:《庭院深深落一春》
国画 97×180cm 纸本水墨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在当代绘画发展中,拘泥于传统笔墨程式下的赋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强烈的文化需求,“色墨如何巧妙融合”则是中国山水画由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研究传统与现代色墨关系基础上,探索色墨融合更好的表现方法。自然界的景象是意境营造的蓝本,只有将个人对自然真切的情感与熟练的激发结合才能升华山水画的画境。“色助墨光,墨显色彩”的意境是我的创作追求,因此在绘画时会运用各种色墨混用的技法表现色墨相浑的状态,又结合写生经验体现作品的画外之意。“中国画此后的道路,不但须恢复我国传统运用笔线纹之美及其伟大的表现力,尤当倾心注目于色彩流韵的真景,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张弛
作品名称:《塬上融融沐春风》
国画 180×190cm 纸本水墨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在当代绘画发展中,拘泥于传统笔墨程式下的赋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强烈的文化需求,“色墨如何巧妙融合”则是中国山水画由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研究传统与现代色墨关系基础上,探索色墨融合更好的表现方法。自然界的景象是意境营造的蓝本,只有将个人对自然真切的情感与熟练的激发结合才能升华山水画的画境。“色助墨光,墨显色彩”的意境是我的创作追求,因此在绘画时会运用各种色墨混用的技法表现色墨相浑的状态,又结合写生经验体现作品的画外之意。“中国画此后的道路,不但须恢复我国传统运用笔线纹之美及其伟大的表现力,尤当倾心注目于色彩流韵的真景,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张弛
作品名称:《月是故乡明》
国画 97×180cm 纸本水墨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在当代绘画发展中,拘泥于传统笔墨程式下的赋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强烈的文化需求,“色墨如何巧妙融合”则是中国山水画由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研究传统与现代色墨关系基础上,探索色墨融合更好的表现方法。自然界的景象是意境营造的蓝本,只有将个人对自然真切的情感与熟练的激发结合才能升华山水画的画境。“色助墨光,墨显色彩”的意境是我的创作追求,因此在绘画时会运用各种色墨混用的技法表现色墨相浑的状态,又结合写生经验体现作品的画外之意。“中国画此后的道路,不但须恢复我国传统运用笔线纹之美及其伟大的表现力,尤当倾心注目于色彩流韵的真景,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张弛
艺术家简介:
1994年生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研究生,师从海上名家张弛教授,主攻中国画(山水、花鸟)。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校级展览并被收藏:2020作品《大爱无疆 期待春回大地》入选“艺术之力,温暖人心”第八期(上海书画院);2019作品《太行千里连芳草》入选 “同心筑梦”沪上艺术类高校学生佳作展,并获优秀奖被收藏(上海市文联);2018作品《海上新风》入选“上海市第二届新上海人书画风采展”并获三等奖被收藏(上海市文联)。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