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LONG玩艺儿 | 通体漆黑的《暗物质》,隐藏了我们看不到的真实




2020年11月11日,刘韡最新个展“散场/OVER”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展出17件刘韡最新创作的系列装置、雕塑和绘画作品,以及一件2017年创作的影像作品《水果当早餐》。本次展览将展出至2021年1月17日,为期2个月的展期中,龙小编将陆续向大家介绍重点展出作品,首篇介绍《暗物质》。



“散场/OVER”不同于一般的展览,某种程度上18件作品也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是艺术家特别考虑了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展厅环境,经过多重构思后呈现给观众的“叙事结构”,“图形”(不是“图像”)是基本要素,圆形、方形和变形的几何体出现在不同作品中,成为观看展览的一条线索。


一进入展厅,观众便直面一个巨大的、通体漆黑的立方体,它的长、宽、高都超过了10米,一角立于地面,一角耸入高空,且无法观看到作品内部。观众站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感受到其带来的压迫感、震撼感。



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厅现场,观众与刘韡作品《暗物质》。
刘韡,《暗物质》,木板、铁、钢板、黑色涂料,1022.2×1109.9×1010.6cm,每边长650cm,2008/2020



这件超大体量的作品是刘韡为龙美术馆特别创作的空间装置《暗物质》,代表着被遮挡而不可见的存在,作为序曲,一侧走向大地,一侧通向宇宙。据了解,作品构思最早能追溯到2008年刘韡在中国美术学院展出的“暗物质”,艺术家希望呈现一件黑色的、具有“被遮蔽”指向的作品。“遮蔽”是隐藏于这件作品背后的关键,刘韡称:“那些被遮蔽、被去除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它是反面的,抑或这个世界不存在的。”


同名作品曾于2016年出现在南京四方美术馆的户外展区,以三组绿色的支架为支撑,以铁皮为主要质料,模拟巨大的商业广告行为。



2016年曾在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户外展出的《暗物质》,图片来源:四方当代美术馆



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记者采访时,刘韡说《暗物质》是本次展览的基调,也是一个序曲:“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多问题是无法看到的,是被遮挡的,无论自我遮蔽还是知识结构的遮蔽。当然这也与我们的本体有关,我们本身的意识也是这样,就是如何表达的问题。”


在刘韡看来,人类文明、艺术都是关于表达的问题,我们如何表达,如何把一个真实的感觉以某种方式让其能够被接纳,有关沟通,也有关情感。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右为《暗物质》,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同时指出创作这件《暗物质》,完全出自其本人的意志,不带有任何功利性或目的性,认为这是人类文明构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一位艺术家,做任何作品,并非是为了让它成为有用的东西才去做。”


“它(《暗物质》)不好看,也没用,没法收藏,浪费,它的大、它的无意义就是想表达一种自由的意志。我们不能把艺术作为一个别人赏玩的物品,放在家里摆摆好看,那就失去了社会功能,变成一个装饰品,这是我极其反对的。”


下一篇文章,龙小编将介绍刘韡另一件展出作品《1098.1吨沙漠》,具有与《暗物质》相似的外在属性,敬请期待。


刘韡,《1098.1吨沙漠》,沙、玻璃、钢,1100×1100×560cm,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更多展厅现场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右为《暗物质》,左为《微观世界 No.3》,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图为作品《东方 2020 No. 5》《微观世界 No.4》,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图为作品《微观世界 No.4》,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图为作品《全景 2020 No. 2》,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图为作品《微观世界 No.3》,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图为作品《微观世界 No.3》局部,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图为作品《王国》《星象》,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图为作品《散场/OVER》,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图为作品《因为他能 NO.1》《因为他能 NO.2》,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图为影像作品《水果当早餐》局部。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图为作品《。。。。》,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刘韡:散场/OVER”展厅现场,图为作品《。。。。》,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摄影:夏木。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本文参考以下文章:
孟宪晖:《“散场/OVER”并非结束,与刘韡在停顿的美感中认知当下》(艺术新闻/中文版);
罗书银:《“散场”是对我对此刻世界的描绘》(雅昌艺术网)





相 关 展 览







                         

作者:龙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