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摄影:看见一个想法

 

摄影:看见一个想法

 

 

在原生态的自然里拍摄风景,得有想法,而不是举着照相机不假思索地拍些没灵魂的照片。对摄影者来说,那想法是通过双眼所见才产生的。西方的摄影教材强调“兴趣中心”,可这只是一个视觉对象,更要的却是通过视觉而达于思想,否则会停留于形式。

 

 

就形式而言,摄影的要害在于构图,在于利用光与影来制造气氛和效果,以追求宁静或动感之类。构图可以人为控制,即所谓选景的角度和剪裁,这与绘画的审美原则相似。光与影也可以人为控制,但室外摄影却不然,风景的气氛带有偶然性,靠老天眷顾。过去到青藏高原和新疆拍照的人,总带回些浓云低徊、夕阳斜射、光暗对比强烈的照片,其撼人的气势常让无缘去那些地方的人激动。现在青藏铁路建成,往日的生命禁区举步可及,那些斜阳浓云的照片,遂成为人尽可摄的景象。

 

 

这时候,用双眼去发现和捕捉一个想法,就变得更加重要。那想法不仅在视界里,更在大脑里。

 

 

我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患了摄影发烧症,除了拍照,还阅读那年头几乎所有的摄影杂志,诸如《大众摄影》和《中国摄影》之类。现在看来,那些杂志在当时的水平比较业余,只重形式,谈不上什么想法。30多年过去了,到今天流行的摄影网站去看看,其水平仍然是业余爱好者的见识,仅以悦目为目的,浓云雾霭总能博得喝彩,却少有什么想法。

 

 

艺术家有基本的视觉修养,他们双眼的发现和判断能力,非摄影发烧友所能企及。看发烧友的作品,且不要说构图和光影,有的甚至连取景框里的水平线都摆不平,即便偶尔拍到两张不错的照片,也不过是瞎猫撞上了死老鼠。要想看到好作品,得去优秀摄影家的个人网页。那些高人在公共网站通常都潜水,只在个人网页上才偶尔露峥嵘。

 

 

所谓艺术水平,是从视觉到想法的一道门坎。有些作品初看还不错,作者对摄影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意识。但仔细琢磨,却经不住推敲,即便其视觉效果差强人意,但想法却有简单之嫌。每看到这样的作品,我就思忱:作者若能再进一步、再上一个台阶,就可以跨过这道门坎,进入另一个境界了。然而,那不是一个容易的门坎。能一路跋涉而到这门坎前的作者,都有相当的悟性和毅力,可是在这门坎前却惶然了,他们不知该怎样跨过去。

 

 

这时候,高人的指点至关重要,但问题是,高人不一定指点得了,因为各人情况不同,高人的智慧和经验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

 

 

 

作者:段炼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