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临汝窑:蒲兽纹粉盒
在宋代瓷器形制中,粉盒:是一个用途非常广泛的瓷器品种,同时,样式的琳琅满目,纹饰的艳丽,釉色的素朴,无不透视出宋代瓷文化的深厚内涵。因此,粉盒的用途,上至皇家、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应该说粉盒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这一点从宋代不同窑口所生产的器物样式中得到验证。
而各类不同窑口,不同样式的化妆粉盒,是形成宋代瓷器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体现宋代瓷器风格的粉盒,代表了不同窑口的造物风格。
而器物的独特性,是宋代瓷器发展的重要因素,并由此形成了不同阶层所喜爱的瓷器造型。
宋代瓷器中的“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美誉,是人们对于宋瓷的一种赞誉。宋代瓷器发展的高度,体现了宋代文化作用于瓷器之中。
由于瓷业的快速发展,各窑口之间的相互竞争,相互融合,并由此发展成窑场林立的宋代瓷器庞大窑系。
而各种不同形制,不同纹饰的粉盒,符合不同阶层所需。而装饰纹样与器物的结合,真可谓珠联璧合。而器物的上下互相呼应,使得整具器物精美之至。而纹饰的精美程度,体现了宋人富足的装饰情趣与意味。
古代瓷器粉盒,大多流行宋代,汝窑、定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较为常见。并创作出具有北宋风格的粉盒。
宋代粉盒的造型非常丰富。犹如我们常见的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棱形的等,其中的区别,无非就体现在不同窑口的制作方式与施釉方式或釉的材质有所不同罢了。
所谓粉盒,我们一般理解为妇女、小姐们的专用品。这一点绝对没错。粉盒其实就是用于盛放化妆品的盒。如盛放口红、傅粉、额黄、画眉等妆粉。因此,粉盒的作用,我想也用不着我详细地道来。其实,我们大家都能理解其中的功用。
宋代,是一个瓷器大发展时期。瓷器的运用,则渗透于各行各业。而以瓷制作成各种用途的器皿,其中就包括粉盒,是宋代瓷器发展的一个缩影。不同釉色,不同样式,不同纹饰的粉盒,标志着宋代瓷业的高度发达。
如图
为宋代临汝窑蒲兽纹粉盒。临汝窑粉盒,造型别致,样式传统。釉色亮丽、素雅,纹饰优美、富丽。而浅浮雕的纹饰,凸显出器物的不凡气度。制作方式为垫烧法。而器物的露胎处则以酱色作护胎。
此器物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器物盖顶部的纹饰具有汉、唐、宋青铜镜蒲兽纹。临汝窑中的纹饰,其实,就是具有青铜镜纹饰。而把青铜镜纹饰移植于瓷器上,体现的是宋人的智慧,体现的是宋代工匠们高超的制瓷技艺。更体现了传统文化移植于宋代瓷器,则使得每一件宋代瓷器神采奕奕。
宋代临汝窑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窑口之一。窑址位于河南临汝境内,而临汝窑则以严河店窑为代表。
临汝窑属于北方著名的民窑窑厂,其产品以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瓷器品种以青釉瓷为主,临汝窑青瓷的器类以盘、碗、瓶等,以及妇女、小姐所用的粉盒居多。虽说临汝窑器物的样式相比较其它窑口,则显得比较简单,但其器物的制作方式,釉的施釉方式以及整个器物的细腻程度,远比一般的民窑中的民用器物来的强。
临汝窑胎质致密,胎色灰白,釉色为天青色,且青中闪绿,釉层较厚,釉中气泡较多,釉内开片具有北宋汝窑典型的蟹爪纹。且釉质玻化程度较高。在高倍显微镜下能清晰地观察到气泡的疏朗,且大、且明亮。
临汝窑的装饰绝大部分青瓷纹饰以印花,刻花为主要装饰手段,其中光素无纹者不在少数。当然,极少一部分浅浮雕器物。而本文中的临汝窑器物,就是浅浮雕的产品。
从整个器物的内涵来判断,其实临汝窑的制瓷方式,与北宋著名窑口汝窑极为相似,这就能证明宋代瓷器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融合所结下的硕果。因此,我们从临汝窑的器物中能见到其器物与北宋汝窑相似就有了出处。
由于,临汝县与汝州地区的汝窑较为相近。因此,汝窑的制瓷方式,移植于临汝窑之中就显得顺其自然的了。而窑口之间相互渗透,促进了临汝窑的发展,从而使得临汝窑,进入了宋代瓷业发展的正规轨道。
从此件器物中的整体形象中,从临汝窑釉色、纹片,制作方式,都与汝窑有同工之妙。而正基于这一点,人们往往则把这类作品以汝窑相称,其中的缘由也就在于此。
从临汝窑的整体制作工艺中,我们所见到了宋代瓷业发展的先进性,而完善的制瓷工艺与制瓷方式的系统性,是保证了每一件临汝窑器物达到民窑器物的高端阶段。
作者:瓷器鼻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