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拍卖策划人周杰伦创白手套佳绩,总成交额达8.4亿!| 艺术客 · 一周

2021-06-21 18:50


上周,话题十足的“周杰伦✕苏富比”专场喜获白手套,总成交额达8.459亿港元;“艺术厦门”接力艺博会下一站,再度集结众多艺术机构,打造海边Party;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主题展“过去的未来主义”在北京展览馆开幕。6月过半,北京UCCA宣布2022年将推出马蒂斯大型个展,龙美术馆与荣宝斋合作将于2022年推出“南张北齐”艺术大展,两大展览均回溯历史,为当代艺术发展找寻动因。展览锁定,未来可期!




拍卖



8.459亿港元

“艺术伦”专场喜获白手套



6月18日晚,由华语流行音乐天王周杰伦客席策划的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拍卖“周杰伦✕苏富比”顺利收槌。这场话题十足、关注度极高的拍卖共上拍46件作品,全部顺利成交,喜获白手套,总成交额达8.459亿港元,远超此前约6.2亿港元的估价,并刷新9位艺术家的拍卖纪录。巴斯奇亚《无题》再次领跑全场,以2.1亿港币起拍,2.89亿港币成交,成为亚洲第二贵西方艺术品。周杰伦表示,“艺术应该是能够以各种不同形式被我们所欣赏并且进入我们生活之中的。”此次带货,使苏富比成功触达年轻一代,并传递出收藏艺术是一种时尚的观念。



华辰春拍呈现诸多

传统与现当代艺术臻品



北京华辰2021春拍于6月19日在亚洲大酒店举槌,呈现中国传统艺术和现当代艺术两个专场、多个小型专题、百余件拍品。其中,中国传统艺术专场由钱谷、周天球的书画合璧领衔中国书画,先后经著名古董商庞耐女士和Earl Morse收藏的清雍正仿汝釉钵重磅亮相瓷器板块,另外贝熙业、吴似丹伉俪旧藏专题现身拍场;现当代艺术专场中由余本、林宏基、沙耆、关良的四幅典型力作开场,后分红色题材创作、当代艺术、雕塑艺术等板块呈现,当代艺术闫平的《唱戏的人》为本专场封面之作。




动态



UCCA将于2022年
推出马蒂斯个展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将于2022年3月至6月呈现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亨利·马蒂斯(1869-1954)个展“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将与位于法国北部勒卡托-康布雷齐(Le Cateau-Cambrésis)的马蒂斯美术馆合作,从馆藏中精选将近250件包括油画、雕塑、素描、纸上墨水、版画、剪纸、书籍插画、织物等不同媒介的作品,涵盖马蒂斯的整个创作生涯。该展览还将于2022年7月至10月巡展至位于上海的UCCA Edge。



龙美术馆与荣宝斋

2022年推出“南张北齐”



龙美术馆与荣宝斋在京举行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并举办签约仪式。双方联合宣布自2022年起展开多维度、高品质合作计划,联合推出系列文化艺术项目。双方将于2022年遴选提供张大千、齐白石的精品力作在京沪两地联合举办“南张北齐”艺术大展。届时,齐白石晚年代表力作《九秋风物》图卷、《雁来红》《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可惜无声·花草工虫册》等,张大千晚年泼彩佳作《桃源图》《灵岩山色图》及1940年代力作《江堤晚景》《红拂女》《荷堵野趣》《太乙观海》《峨眉接引殿》等经典巨制将一一亮相。



“艺术厦门”

集结当代艺术



2021艺术厦门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在厦门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博览会集结了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家画廊和艺术机构以及300名设计师。现场包括国际画廊区、当代水墨区、潮流艺术区、生活美学区四大板块。同时,博览会与IAI全球设计奖达成战略合作,比以往融入更多设计元素。多数画廊表示,中低价位的作品还是很好卖的,这座城市对艺术的兴趣是浓厚的,但对艺术的收藏及更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更多时间来强化。




北京



“重塑蔚蓝”
运动与艺术联手为环保发声


图片由UCCA Lab提供


阿迪达斯携手UCCA Lab打造环境可持续主题艺术展“重塑蔚蓝”于6月15日正式开幕。

“重塑蔚蓝”通过艺术的思考与追问去找寻一个关于未来的答案,个体的行动将有如月光照亮黑夜的海面,希冀我们在终点一起欣赏那片蔚蓝。本次展览由UCCA Lab策展人刘雪丽策划。


此次展览的空间设计由设计师沈若凡指导,突破美术馆的常规布局,在UCCA Lab展厅内打造出一个美术馆里的运动场,“跑道”即是观展动线,围绕中央一片静谧的“海洋”,艺术家们的作品穿插其中,形成动与静、跑步运动与艺术思考之间的对话关系,当城市被污染“侵蚀”,当人类社会的规则出现超现实的反转,如若“塑料”构成了海洋的形状,“第一自然”趋向边缘……艺术作品从不同维度表达了艺术家们对于海洋环境的关怀、担忧与想象。在跑道的终点,设计师以艺术装置的形式呈现阿迪达斯环保产品,为观众构建出一片“蔚蓝”的艺术乌托邦,鼓励观众加入阿迪达斯的减塑行动,跑出蔚蓝。



“童运动,绘美好”
唤起对特殊儿童群体的关注



由NBA关怀行动、北京X美术馆、国际特奥东亚区联合举办的“童运动,绘美好”2021公益画展,于6月21日在北京X美术馆正式开展,为爱开启!本次画展参展作品均由特奥融合学校的智力障碍儿童(以下简称特奥儿童)创作完成,他们通过画笔,向大家展示充满活力的体育竞技画卷,温暖可爱的色彩搭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特殊儿童不屈服现实、勇敢向上的真实世界呈现。画展作品征集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40所特殊学校和机构的超300幅作品,包含素描、颜料画、涂鸦等多种形式。“童运动,绘美好”2021公益画展从美好创作、为爱创作的角度出发,让特殊儿童感受到绘画的魅力。此次画展将持续到8月15日。



中国美术馆
打开“时代画卷”



6月16日,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伟大征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分为序篇和开辟新天地、建设新中国、迈步新时期、奋进新时代四个篇章,汇聚了中国美术馆及相关美术机构收藏的经典美术作品和近年来创作的优秀党史题材及现实题材作品,共计420余件。展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个艺术门类,既有各个时期名家大师作品,也有近年涌现的优秀中青年美术家作品。



“北京当代”推出
主题展“过去的未来主义”



“过去的未来主义——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过去与未来”,作为北展文化艺术中心的开幕首展和“北京当代艺博会·艺述”的主题展,在北京展览馆呈现。展览集中了四十位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关注纵跨百年间、不同代际的艺术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再次思考与对于中国未来的丰富畅想。在两个几乎对称的狭长展厅里,艺术家对于过去的再次想像与对于未来的大胆预见犹如两条时光隧道,通过粗粝而驳杂的现实相连。



解永生以时尚诙谐的笔触
描绘“戏如人生”



《戏如人生》解永生个展在国贸商城三层的构得艺术画廊举行。构得艺术成立于2016年,旗下拥有GOUDE Art与gogoodgoods两大IP,致力于更好地向大众呈现和推广全球潮流艺术。生于1961年的解永生是构得画廊首位全权代理艺术家。此次展出的系列作品中,既有艳丽明快的笔触,也有诙谐幽默的闹世情怀,戏剧系列、名画系列、少女系列、旗袍系列等形象,时尚俏皮灵动,生灵百态萌媚可掬,流露出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细细观察还会发现,画中人物的眼睛里竟藏有乾坤,被赋予了太极的符号,黑与白的色彩展现了自然界万物相互依赖、生存的一种现象和规律。展览将持续至7月16日。



丁立人
以“虫”为乐


站台中国于6月19日呈现丁立人个展“双虫记”,展现了他近两年于特殊时期,高龄童心,以“虫”为乐所创作的剪纸拼贴之作。丁立人,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海门镇。幼时就曾受到过西方现代艺术启蒙,青年时期师承刘海粟、关良等老先生,工作后深入接触到中国民间艺术,其质朴的美学趣味对丁立人的创作影响至深。



段建伟✕烟囱

呈现克制与沉着



艺术家段建伟和烟囱双人展“The Old Prince”在星空间展出,展览由东门杨策展,呈现两位艺术家在2009至2021年间创作的绘画,并推出同名出版物。策展人表示,在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能瞥见成人的天真。画中的人与物,既是简单的、原初的、直接的,又是自然的、安静的、深思熟虑的。画面中可见的轻松幽默源自背后的克制与沉着,每个细节、每种情绪都经过准确取舍。借用烟囱的话说,“呈现一个有意思的展览就好”。



龙荻探索
“暂时的情绪”



不同于此前在TabularRasa画廊的两次个展,此次龙荻在个展“暂时的情绪”中,筛选出对自己有意义的象征和画面以描述暂时的情绪。绘画作品关乎记忆、情感,描绘失望、错愕、轻蔑等诸多细微但重要的情绪,它们作为次要情节构成当代生活极具荒诞性的黑色幽默日常。观众可以将展出的二十张油画和三十余张水彩作品看成是艺术家向内的分析和探索,是她站到与暂时的情绪有一定时空距离的位置进行的回溯。



廖雯演绎
“身照不宣”



围绕三场古老的女性仪式:古希腊的妇女节(The Thesmophoria)、阿都尼亚节狂欢节(The Adonia) 和歇斯底里症的治疗仪式,艺术家廖雯的个人项目“身照不宣”在蔡锦空间展出。廖雯聚焦于“仪式中的身体”这一临界状态,将雕塑与叙事相结合,关注隐匿于边缘化女性仪式背后的身心冲突。试图为人类身体经验中沉默的历史小节发声,从而给至今或许仍在持续的矛盾与苦痛带来缓释。



金杜呈现
抽象艺术群展“透·视”



抽象艺术群展“透·视”在金杜艺术中心展出。汇集了马树青、杜飞辰、卢柏年、丁腾飞、周园、林子豪等六位艺术家的四十余幅精选作品。策展人曹紫恬表示,“透·视”并非透视学中的“透视”,拆分二字可以理解为“穿透,或透过与观看”,既是透过画面直面本真,又是透过每位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留下的蛛丝马迹,感受抽象绘画所传达出的不同视觉信息与主观意识。



山中天艺术中心
“做更好的人”



6月19日,由崔灿灿策展的“做更好的人——新一代的工作方法:新身份、新工作、新生活、新方向”在山中天艺术中心呈现。展览聚焦中国新一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陈天灼、绘造社、葛宇路、何翔宇、李燎、梁琛、梅数植、倪有鱼、童文敏、王子耕、赵赵、周轶伦、朱砂的创作项目和艺术实践。他们打破过去的工作范围和方法,以自己作为方法,创造自己,实验自己,设计自己,发明自己。“没有单一风格”的风格成为他们的风格。



潮流艺术与音乐的碰撞
体验一场草莓味儿的展览



FAS潮流艺术与摩登天空视觉创意厂牌MVM联合打造的音画跨界文化节,让来自草莓音乐节包容和自由的声音通道,引出另一种艺术通道的冲动和感觉。此次展览展出了安迪沃霍尔、达明赫斯特、村上隆、空山基、奈良美智等艺术家设计的经典原版黑胶唱片。展览中4个独立的房间精心布置了明亮与暗物质交汇的光影空间,使观众以沉浸式享受艺术带来的律动。据悉,每周将有摩登天空旗下宋冬野、新裤子乐队、大波浪乐队等音乐人为大家带来精彩演出。



野生青年艺术节
有多野生?!



最热闹的青年艺术家的集会——野生青年艺术节YAF于上周四在北京时代美术馆顺利开幕。此次艺术节中,呈现了150+艺术家独立内容,12个艺术展览板块,其中包括:一场艺术节主题展,3场画廊/机构主题展,升级板块「YES!PROJECT」8场青年艺术家个展。9位艺术家/动画人/导演11部特别放映短片,以及聚焦「多元表达」的9场艺术分享会。这次活动中不仅有机会与青年艺术家们面对面交流,还为观众提供了现场收藏购买当下最热门的宋三土、杜秋锐、周末等青年潮流艺术家的作品的机会




上海



陈可转译

“包豪斯女孩/房间”



陈可全新个展“包豪斯女孩/房间”于贝浩登(上海)开幕。展览集中呈现了艺术家2020至2021年同期创作的包豪斯女孩(具象-布面肖像)与房间(抽象-异形铝板)两组看起来截然不同风格的作品系列。项目动机源于一本名为《包豪斯女孩》的影集,陈可表示,“女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集体出现,她们的面容与神情超越了那个时代,与当代女性的气质并无二致。在她们身上我似乎看到自己二十多岁时的影子,也看到女性与周遭环境磨合的艰难历程。我想要转译这些面孔,诠释生命的短与长,时间的快与慢。”



昊美术馆三展同开



6月18日,昊美术馆三展同开,“空山基:大都会”“Mr.个展:日常派”“史金淞:世盖”。“大都会”展出空山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的创作,在绘画、雕塑、装置等领域的连续实践之外,还呈现近期新作,包括对电影《大都会》致敬的绘画及一系列近年来的绘画、雕塑创作。Mr.个展展出的作品横跨手绘、绘画、巨型雕塑、影像、装置等多元媒介,全面呈现艺术家在御宅族(Otaku)这一亚文化领域多年的探索和创作实践。“世盖/SKY”以艺术家持续创作的“铠甲”系列新作为主体,共展出数十件装置、跨媒介交互作品。



“竹子作为方法
探索竹材料的传承与创新



作为2021年“公共单元”的特别延伸,画廊周北京和新的项目合作伙伴、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国际竹藤中心共同开启跨界公共艺术展览的合作。这一特别展览由策展人魏颖在上海崇明策划,汇集了21组与竹(植物)有关的当代艺术作品,试图探讨着在非人类中心主义(non-anthropocentrism)视角下,竹子在艺术、科技与生态等多重维度之中的新形象。展览今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竹子作为方法”在一片极具象征意味的空间中展开,并分为“为竹”、“格竹”、“非竹”三个部分。使用参数化设计打印和编织的建筑主体,围绕着近万平米的竹林。而竹林中则汇集了来自中国各地数十种的竹子,其繁盛和珍贵程度,难得一见。这片空间既是自然的,也是人工的,也暗示了我们与竹子相处时所面对的、真实的复杂性。展览将持续至7月1日。




广东



“像·物·观”

暗合雕塑的发展逻辑



“像·物·观——2021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毕业展”于6月15日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雕塑分馆开幕。因广州新冠疫情防控需要,线下展仅对校内师生开放,线上展览将于6月22日开放。此次展出的73件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本科毕业作品,来自具象雕塑、实验雕塑、公共雕塑三个工作室。具象雕塑在当下主动选择与观念的融合、与虚拟的碰撞;实验雕塑也未刻意剔除具象的基因,并向公共性、互动性延伸;公共雕塑似乎越来越意识到具象与叙事的力量,不再执着于空间美学。“像·物·观”的模型暗合了雕塑本身的发展逻辑。




青岛



墨非墨画廊

再现当代水墨“剧场”



当代水墨群展“剧场谢幕与媒介回顾”在墨非墨画廊展出。展览由林书传策划,呈现包括武艺、徐华翎、徐累、于瑜、朱伟等22位艺术家的作品。围绕“水墨”概念的困境:对内找不到作为一种本土化艺术语言的文化“根性”,对外又找不到能与全球化艺术完美接入的问题“端口”。展览以“剧场”命名,试图让“水墨”回归到最初的媒介范畴,以绘画的本体语言为切入口来进行一次尽可能坦诚的提问与探讨。


- end -


扫码购买《艺术客》杂志2021春季刊


征稿 | 2021 VISION+手机摄影大赛征集主题公开!

“叮咚——列车即将到达:吉卜力站” | 艺术客 · 一周

JINGART强势回归!年轻藏家眼光犀利,下手果断 | 艺术客 · 现场

陈丹青《牧羊人》1.61亿落槌,成中国当代最高价油画 | 艺术客 · 一周

让你脑洞大开的 JINGART | 端午节好去处


《艺术客》杂志“云”传播矩阵

作者:scope艺术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