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06-29 08:21
上周,富艺斯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以1.18亿美元,创下“白手套”战绩。石涛巨作《山麓听泉图》以1.2075亿元于北京荣宝成交,成为今季春拍第三件破亿古画。拍卖惊喜不断,艺术家的创作也是步履不停。此前,以《牧羊人》在春拍创纪录的艺术家陈丹青最新个展“Shallow”也在上海开幕。年轻艺术家及国外艺术家个展、联展纷纷开幕,绘画、雕塑、影像、NFT等各种形式,关于真实、记忆、想象、未来,呈现与众不同的人间烟火。炎炎夏日,有什么比在凉爽的空间看展更身心愉悦的呢?
拍卖
1.18亿美元
富艺斯纽约再获“白手套”!
富艺斯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走势强劲,延续春拍在香港创下100%成交的拍卖成绩,纽约举槌的拍卖以1.18亿美元收槌,再获“白手套”专场。香港、纽约、伦敦三地电话竞投,新晋艺术家及过往曾被市场忽略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在此次夜拍中表现亮眼,吸引全球藏家竞投,尤其以来自香港电话席的亚洲藏家参与最为热烈。大卫·霍克尼《整洁的草坪》以1100万美元成交,成为全场最高价。哈特·里希特《抽象画 940-2号》以511.2万美元成交。尚·米榭·巴斯奇亚及安迪·沃荷合作的《香蕉》以430万美元成交。
石涛巨作
《山麓听泉图》破亿成交
北京荣宝202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总成交额达12.48亿元,总成交率为69.68%。中国书画专场,石涛巨作《山麓听泉图》在拍前便备受瞩目,经过数轮胶着叫价后,以1.2075亿元成交,力拔头筹,成为本季北京荣宝春拍中成交最高价的作品,这也打破了石涛个人第二高价纪录。齐白石《荷花鸳鸯》以2357.5万元成交,关山月1973年的大尺幅作品《俏不争春》以1897.5万元成交。北京荣宝总结,随着近现代书画市场的高度透明化,加之受制于疫情之下的全球大环境,本季春拍依旧处在恢复期。
中国雕塑以1400万欧元
打破德国拍卖纪录
在德国斯图加特的Nagel Auktionen,一位中国私人收藏家以950万欧元(1400万欧元含佣金和增值税)的价格拍得一尊明代15世纪的黄金青铜像,此成交价成为德国艺术品拍卖史上最高价。Nagel Auktionen的亚洲艺术部主管迈克尔·特劳特曼(Michael Trautmann)表示,这尊雕塑在1975年最后一次出现在市场上,由艾伦·哈特曼(Alan Hartman)在纽约出售。雕塑重约169千克,含10千克黄金。它描绘的是印度教佛教徒所信奉的大威德金刚,共有34只手臂,16条腿和9个头。不同寻常的是,雕像上的铭文标注了确切的生产日期。据悉,这尊铜像可能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宠妃送给他的礼物。
动态
Jay-Z首专25周年NFT作品
现已上拍苏富比
为纪念嘻哈偶像Jay-Z首张专辑《Reasonable Doubt》发行25周年,美国备受追捧的艺术家德里克·亚当斯(Derrick Adams)受委托创作了一幅数字艺术作品“Heir to the Throne”(2021)。另外,Jay-Z也是亚当斯作品的长期收藏家和支持者。这件NFT作品目前已经在苏富比位于去中心化虚拟现实平台Decentraland上的Voltaire艺术区展出并上拍,起拍价为1000美元。此次拍卖接受以太币或比特币,以及传统货币作为交易货币。原版画作已被Jay-Z个人收藏,拍卖部分收入将放入肖恩·卡特基金会(Shawn Carter Foundation),该基金会由Jay-Z和他的母亲于2003年创立,旨在为那些负担不起大学教育的人提供资金。
马克龙任命洛朗·勒庞
为蓬皮杜新任馆长
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洛朗·勒庞(Laurent Le Bon)为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新任馆长,从7月19日起生效。勒庞早年曾在蓬皮杜担任策展人,后任蓬皮杜艺术中心梅斯分馆馆长。2014年,巴黎毕加索博物馆(Picasso Museum)重新开放,安娜·巴达萨里(Anne Baldassari)由于员工抗议事件被法国文化部长宣布解雇,勒庞接替巴达萨里成为馆长。此次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任命标志着勒庞一次重要的往返之旅。
东京奥运会将制定
艺术文化委托项目
奥林匹克文化遗产基金会(OFCH)公布了首届奥林匹克市集(Olympic Agora)计划,包括一个展览和一系列庆祝奥运会理念精神的艺术装置,该项目将于7月1日至8月15日在东京日本桥区展出,其灵感来自古希腊的公共集会空间。包括日本艺术家川内伦子(Rinko Kawauchi)和Makoto Tojiki的装置作品,以及六位奥运和残奥会驻留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另一个亮点是法国艺术家Xavier Veilhan的真人大小的委任作品,他曾代表法国参加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其名为“观众”的永久性装置作品将于6月30日正式揭幕,展现了五个不同年龄、性别和国籍的人作为体育运动的目击者。为符合公共卫生限制,到场参加活动的游客数量将受到严格把控。
北京
艺术家王一龙首个展“阳台上的画家”在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dRoom展出,呈现近三年的部分创作。他试图用绘画来创造一种当代社会的人类寓言。“爱”与“拥抱”是其偏好的主题,具有讽喻性的社会场景也是其创作中的常见内容。通过饱含个人情感的描绘,王一龙借绘画讲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个人见解。展名“阳台上的画家”不仅提示出王一龙的日常创作情景,也表明这位画家的心怀——竭尽全力要在阳光下成长的生命意志。
HdM呈现
双人展“情绪切片”
HdM画廊北京空间推出中国艺术家陈晗与以色列艺术家吉迪恩·鲁宾(Gideon Rubin)的双人展“情绪切片”。陈晗摒弃了对室内空间中紧张冲突氛围的渲染,转而把故事背景搬进更为开阔的室外自然空间或是着重描绘更为具体的对象——同样是失去面部信息与身份信息的“人”。吉迪恩·鲁宾抹去人物具体的面部信息,将注意力放在人物的结构、发型、配饰、体态并与之建立新的情感连结。展览的作品均为今年新作,试图在不同时空中展现不同人群间相似又各异的生活状态和人物情绪。
艺术家孟禄丁个展“朱砂”在三远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孟禄丁相信朱砂这种物质可以带来一种超验的体验。“朱砂”不再仅仅是画布上的颜料,同时也成为画作本身的隐喻。在最新装置作品《祭》中,孟禄丁进一步探寻“朱砂”的精神内涵,并经由这种带神秘能量的古老物质,打通和唤醒观者对可见与不可见世界的超验想象与敬畏意识。
保罗·治奥利构建
“选集/类比”的魔幻
意大利艺术家保罗·治奥利个展“选集/类比”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呈现。本次展览由布鲁诺·迪·马里诺教授和老罗策展,是继2007年艺术家在意中艺术工作室798空间中国首展的第二次国内展览。线性观展路线,呈现100多件优秀作品。“自然、身体、面孔、媒介”四个板块除了展现大小不一的宝丽来摄影作品之外,还将进行相关主题电影作品的展出,呈现技术、设备和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展厅的六个放映区的作品将展现一份对于艺术家电影创作的完备调研。在静止和动态影像之间展开对话,并产生引人深思的结果。
汤志义个展“春秋之河”在索卡艺术中心展出。汤志义擅长以漆入创作,叠加材质同时不断简化打磨的双重工作中,体现出艺术家的耐心与虔诚。个展呈现20件作品,分别为“撞击”“锦灰”与“时间的尘埃”三个系列。“春秋之河”所体现的春秋大义是时间物化的智慧,由此进入艺术一般的纯粹性,而超越漆艺的特殊性。不论从观念或技法,皆可以看出艺术家对艺术转化的自由呈现,体现出艺术家精神的高度与艺术的自觉。
上海
陈丹青写生
“Shallow”时尚
6月25日,艺术家陈丹青大型个展“Shallow”在上海誌屋双空间Modern Art Base与Modern Studio展出。展览由崔灿灿担任策展人,呈现艺术家近30幅“时尚模特写生系列”的大尺幅绘画作品,其中包括两件近期完成的新作,全面展示表象和时尚的可塑性及普世性。陈丹青表示,展名“Shallow”考验我们对“肤浅”的理解:时尚时常被低估,被等同于流行、浅薄、消费、虚荣,但它也是现代国家与现代社会的一项指标,其意义与价值高于时尚业本身。
施政嵌置“Sandbox”
施政个展“沙盒”(Sandbox)在AIKE画廊举办,展出其近两年来使用NFT确权的一系列影像作品。此次展览包含与沙盒的运行机制极为相似的高度自由性、虚拟性、非线性以及秩序下的放权,并延续了艺术家对模拟(stimulation)和“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的持续关注。与他以往的工作方式不同的是,施政直接将已编码的游戏产品作为载体,将虚拟世界和创作空间的隐喻嵌置在沙盒中。个展作为AIKE与NFT平台blank联合发布的首个系列,于线上blank.art和线下实体空间同步呈现。
第七届影像上海艺博会
9月回归
《散步模拟》互动游戏和影像装置现场 作品布展示意图
图片由曹澍提供
第七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2021年9月23日至26日重返上海展览中心,打造独具申城魅力的影像艺术文化盛会。青年艺术家曹澍凭借作品《散步模拟》获得2021年“曝光奖”。有着公共项目基石之称的“洞见”版块,试图在2021年进一步跳脱传统摄影框架,并通过十二位来自全球的摄影艺术家及其创作,反思技术媒介更新对于摄影实践带来的影响。此次展览将考察多个与人类未来生活紧密相关的议题,包括:新闻、广告、科技、旅行、教育、航天等,同时也试图提醒观众在思考未来时谨慎地对待图像给我们带来的陷阱。
南京
“明日笔记”
巡回展想象未来
“内部的流动:‘明日笔记’巡回展III”在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开幕。由来自世界25个国家/地区的30位策展人每人推荐一件重要作品,来思考“新冠”疫情蔓延下的最新全球现实。在此文化转型的时刻,每件作品都是过往灵感的源泉与指引未来的远景。巡回展探讨了艺术在全球化时代构建集体记忆的潜力。而我们深知留存和分享不同知识以促使我们重新想象共同未来的重要性。“巡回展III”在原有巡回展基础上增加了中国艺术家的实践,以形成本地与全球间更生动的对话。
武汉
“发狂的秩序里一头撞上真实”
讲述时代寓言
“发狂的秩序里一头撞上真实”作为2021年中法文化之春在汉系列活动之一,由剩余空间与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法国文化中心以及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合作,展出两位法国艺术家——伯纳德·皮法雷蒂(Bernard Piffareti)与劳瑞·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的作品。绘画语言“皮法雷蒂系统”揭示了(手工)复杂绘画事实上的不可能。普罗沃斯特的影像以“失控”为一贯主题和情绪性语言。“回不去”的意念成为当下时代最深刻的寓言之一。
成都
千高原艺术空间
揭幕双个展
千高原艺术空间推出双个展“熊文韵:向来”与“王茜瑶:一种在树间飞行的舞蹈”。“向来”携带着熊文韵过往生命档案所有最重要的艺术基因,并且伴随着对全球性时代突变事件的切身感受和个人思考。“一种在树间飞行的舞蹈”呈现王茜瑶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绘画,超越了风格化的藩篱和符号的束缚。在一个科技和资本的力量空前强大的时代,王茜瑶对自我的内省以及对世界的创造性观看,实际上是在以叛逆与前卫的姿态,提醒人文精神之于这个世界的基础地位以及人的独立、自由和想象力的重要。
香港
乔尔‧梅斯勒
唤醒“起初”的风景
“乔尔‧梅斯勒:起初”在厉蔚阁香港展出。作为艺术家亚洲首个展,展出的作品由大胆的风格化图案组成,再现了香蕉树和其他植被的叶片、动物形态、水潭与太阳。在主题和风格上,绘画中的热带动植物唤起关于保罗·高更和亨利·卢梭笔下幻想丛林的记忆,同样让人联想起20世纪中期装饰艺术的标志性形式。在这些场景中,梅斯勒加入了文字呈现的短语,实践字母构型并将其融入画面构图。童年记忆与生活经历成为梅斯勒创作的动力,文字和图像并用,使其私人印象与文化精粹、人类普世意识元素紧密联结。
朴胜模同名个展
追问界线
韩国艺术家朴胜模同名个展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空间举办。展览由朴惠涓策划,展出作品分别来自纽约、柏林和首尔,是艺术家“Maya(幻象)”系列中颇具代表性的金属丝具象雕塑。这些雕塑作品生动别致,引领观者瞬间体验现实与记忆、真相与感知、意识与憧憬之间的界线。
日本艺术家高野绫个展“起、境界域、ego”在贝浩登香港空间展出。展出的10幅油画与24张纸本中,高野绫为香港谱绘了与众不同的人间烟火。自然风景、人文轶事跃然在欢乐明快的笔触中,流露着艺术家对这座城市的由衷喜爱。在这些特色鲜明的背景前,高野笔下俏皮的人物似乎都专注于自己的游玩和消遣, 我行我素, 对别人的想法毫不在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或超链接文章中所用图片。
- end -
扫码购买《艺术客》杂志2021春季刊
JINGART强势回归!年轻藏家眼光犀利,下手果断 | 艺术客 · 现场
《艺术客》杂志“云”传播矩阵
作者:scope艺术客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