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天马龙行,行书、白文印
.
房屋必须建筑在坚固的基础之上,人的行动必须以准确的方向为参照,思想也要有足够牢固的锚点与三观。这些并不难获得,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由实在的物质所构成的,包括人们通过感受、学习、思考,从物质世界里得来的思想文化知识,这一切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物质的世界亘古存在,日出月落寒来暑往,人的意识观察体验着它的一切现象变化,思考它的规律与原理,无论远古的先民还是网络上的新人类,面对的世界并没有本质的差异。这是我们仍然信服“温故而知新”的原因,因为孔子看到的世界与我们所处的世界,本来就是一样的,这是人类文化不断积累前进的基础。在亘古不变的广袤世界里,渺小的人类才得以积跬步以成千里,站在一代代前人的肩膀上聚沙成塔有所建树。
时间是对物质世界变化的感受与表述,变化没有必然的优劣,自然的进化与人的选择却有优劣之分。数千年后的人类必然有好的进步,也会有坏的发展。超越古人需要努力,而不是躺赢,随意而为的任何东西,绝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必然失败的。
.
.
.
美的实际存在即是人们的美感,是人对世界的审美感受,或自觉、或不自觉,感官与神经系统天然具备这样的感性能力。抽象来说是主观对客观的关照,这种关照是有物质基础与物质的过程和结果,存在于人脑与各器官之中,难以发见,但却是真实的物质存在。
来自生物人的本能欲望、情绪、情感,对这些审美感受产生强弱不同因人而异的直接影响,但从整个人类种群的角度看,这种个体差异是以群体共性为基础的檄文区别而已。每片树叶虽然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基本的构造、形式、运行规律是一模一样的。个性,虽然可爱而有趣,但也是有限的,对个性的追求也应当适可而止,不必过于夸大。
人类最大的进步是群体文化的创建与发展,这使得寿命与智力有限的人类,能够集合众人的努力,完成不可思议的事业。文化传承的经验、知识,通过对世界、价值、人生的认知及其对应的社会组织架构,将人类个体凝聚为一体,在不同的时间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时代特征。同时也通过社会的、文化的、群体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个个体的审美感受过程与结果。
.
.
.
物质的世界一直在那里,它的现象、运转、规律,成为美的感知对象,成为人们创作美的器物与艺术的模仿对象,也成为这些创作的材料和技术来源。
美感是令人着迷的,在感受了自然美之后,人们就会希望从自己所制作的工具、接触的事物中,都能够感受到这样的美。无论是汲水的土罐、还是杀人的刀兵、言语的音调、步履的姿态、意识的思维、社会的统治、目之所见、心之所触,更好更美是不变的追求。
我们学习前人的知识,并不是为了墨守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多、更好、更美,才无愧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无愧曾为一点星星之火。
.
.
.
.
《草》
唐·白居易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
.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