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历代众多山水画大师已成高山峻岭,后人难以逾越。积极探索由古典传统形态脱身向现代形态转型,力求突破艺术樊笼,探索新的绘画语言与形态的蹊径。——这,就是知名画家 翟 永 庆 先生。
翟永庆
先后学习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翟永庆国展创作院导师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8年,翟永庆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就告别了稳定、舒适的工作,南下杭州、广州等城市打工,边干边画。10年间,他品尝到了生活的苦辣酸甜,正是这段人生经历,磨炼了他的心智和意志,为自身的艺术之路夯实了基础。
▲翟永庆《长江岸边看今生》
2009年,翟永庆前往清华美院创作中心,跟随天津美院教授、著名国画家吕云所学习。吕云所一生用真性情作画,对于中国画构图很有研究,图式和笔墨别具一格,翟永庆在跟随他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很大。
2010年,他又走进了清华大学刘怀勇教授的高研班,刘怀勇对用笔用墨有着深入的研究,2年的学习时间里,他跟随刘怀勇寻找以书入画的感觉。
2013年,他又跟随著名国画家王界山学习焦墨写生,开启了他“黑白世界”的艺术道路。经过几位名家的精心指导,他的画艺日臻纯熟。
▲翟永庆《雪域祥瑞》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发现美,是艺术家的永恒追求,因此,翟永庆十分注意写生,经常回归到生活中寻找题材,积累人生阅历。他主张对真山真水写生,主张反映现实生活,立足于传统,重返自然,变临摹为写生,变写意为写实,注重现实生活中新题材、新内容的表现和新境界的创造。
▲翟永庆《家山情韵》
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翟永庆不断借鉴和汲取同行创作的精华之处,博采众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自身的创作注入一些新的元素。除了焦墨,工笔、人物、写意等,作为一个画家,他也会涉猎其他领域,去尝试更多的东西。当前很多画家的创作模式单一,绘画的程式化太严重。翟永庆主张打破这种固有模式,注重造型能力,打破自身的束缚,这样才会迸发出新的灵感。
▲翟永庆《禅林佛音》
十余年来的笔耕不辍,只因胸怀凌云志。一分辛劳一分才,多年的辛勤耕耘,翟永庆先生收获了累累硕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