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陈源初自述(十三):往事如烟---一个流浪艺术家的闲言风语

  我和逸飞二三事

  逸飞虽是画家,却很有商业头脑,很早就想在商界一展身手。那时他经济还不是很宽裕,想出口中国的产品到美国。由于绘画是老本行,对于画材很熟悉,颜料画笔画布,在美国卖得很贵,所以逸飞就动脑筋想把中国的画材出口到美国来。逸飞约了我一起去法拉盛的一家作画框的公司与一个台湾来的杨老板洽谈,想一起合作投资绘画材料的进口业务。会谈很愉快,杨老板很健谈,也很乐观,后来逸飞同意出资八十万美元合资进行。双方力邀我一起参加,可惜我当时有一个当时对我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项目在手上,所以只能祝福他们而无法参与。这个项目就是曼哈顿二十三街的旧楼改造项目。1982 年建成后我成功举办了“中国当代艺术展”,有数十名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展。逸飞曾想让我购买他的“踱步”,当时出于种种理由,我没有接受他的好意。

  在昆仑饭店的偶遇

  三十年来,我常去北京,住过很多饭店,也遇到过很多人,早期住长城、昆仑,和平较多,后来住金伦、建国、王府,有一次在昆仑饭店遇见逸飞和邓琳一起吃饭,我在邻桌,逸飞主动过来和我打招呼,还拉着我去介绍给邓琳,邓琳也是画家,大家相谈甚欢。哈默的弟弟维克多,在曼哈顿五十七街有一家画廊,逸飞在那办了六次展览,我去了三次,销路不错,还接了不少单。哈默也是个艺术爱好者,曾拿出他的70幅藏画在中国美术馆展览,轰动一时。许多人从外地赶来北京参观,还有通宵排队的。哈默对逸飞赞赏有加,大力推介逸飞的作品。

  在泰康路陈逸飞工作室。我在上海的老家是在淮海中路,思南路和瑞金二路之间,泰康路在淮海路往南几条马路,也是在思南路和瑞金二路之间,是一条狭小的马路,田子坊是一条上海常见的弄堂,我应逸飞之约,去他工作室坐坐。那时我常去泰康路的易典画廊,与女老板挺熟络,经常一起喝茶,聊天。有一天去田子坊逸飞工作室,里面尽摆着一些老式的家具器皿杂件,是逸飞的喜好。逸飞兄略显疲态,过度操劳所致。逸飞介绍了他所开设的陶艺坊,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堆满了制作过程中的瓶瓶罐罐,我很客气地说道了他几句:“逸飞兄,晓得侬兴趣广泛,时装设计,制衣生产,连锁店,模特,环境艺术,还要拍电影,逸飞兄的才华横溢自然不在话下,但是侬东一滩西一滩,身体吃得消伐?”这正说到了他的痛处。沉吟了半响,他缓缓地吐了口气,“近来确实身体欠佳,有点力不从心。知道侬蛮有能力,如能助我一臂之力,不胜感激。阿弟逸鸣,侬也熟的,我让他和侬联系。”之后逸鸣也与我有多次联系,无奈也是杂务繁忙,很遗憾没有能够一起合作。

QccGseeOaKdFb0lQ7mdnaiMyjnhcnIyn4CD3AEWd.png

QInAdEykz4iSfDMEPPkrTAHvUNWEli4TXcdWEfkW.png

PNLrPtBxdYcRKLpidkWoxmGsdiUKpKoQO2HOQrdC.png

PNXUTTykW0hahiXeAVPlWEahMA7uH6wuD9jC1wnW.png

MdlATs4LHVttKmsK5UfJYcJjJFvqzOj9ERRFpM2Q.png

kRpbCUGlwswaSmUWuFrommW4MEhAEv1ps5jOrptc.png

3WcD0lMQjSm1EsUc6H1XE9QFA32PM4myUvPd2F3z.png

7YGYlsCoqMBD8JgzHUYBHo2YFBDs8Q8CLBUDOMtJ.png

u51mZloRtZJaaufCiPwvzd5VQBsoPlEqztFUqw5t.png

LLzLV62pTBKYM6lqItyQbdXTWkIs0wOJ2rNgMLP6.png

034uMqwLbTsErEFuobnRVXnlpBkNzjB5kEkjm6Xe.png

z4wFn01koF33lmhjCMcjeCGN3hz6la0vr4a8aUhd.png

xwcR5eirNGItNIhjzLye8MWe8zYjF1ItZ1O0MoSN.png

XWTfaxzAULTD5GlOxB9q2pqxOu2By4ufbyjlYP4p.png

aEseWocV4mRFddWVyxnVGHMfsNZK2qpWSeNgN3Fi.png

gaHlsQeZ4Q3ajhN5TNxNfAnnPM5Go93IuomGdteI.png

jQ9htz0hTPwzsP9RX25LNLnEBXXft7k3ewp6tBWQ.png

bwwrKNAY9rIBgyrv2MkQjJmPxPRdjtcUAMWmptGD.png

  艺术家的生涯,听起来不错,可实际上苦不堪言,为了谋生,不得不要去做些挣钱的工作,就像谢德庆洗盘子,陈逸飞修画,木心做编辑,***街头画肖像,夏阳修古董家具,我在香港除了去画廊卖画,还要去外面工厂打工挣钱。到纽约后,即使在为我家属企业工作,收入也很微博。我常去投标市府交通部,路灯,地下铁各种金属配件,公园里的座椅,秋千,运动场的篮球架,军队警方的皮夹克,皮靴,邮政局的自动设备配件,工作人员手套,等等。由于都是低科技产品,我的中标机会很高,那投标没有任何近路可走,有一次我想送一条我自己设计的丝巾给一个邮政总局的职员以套近乎,职员立即严肃地请我收回并告诉我,再如此做她会起诉我,她可不想丢掉工作。而平常普通的关系并不影响业务,每次的订货量越来越大,都以集装箱为单位。我在中国自己有工厂生产之外,很多需要外发加工生产,包括美国的一些工厂。我多么希望我的祖上是富豪,我就不必去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而专心地去过艺术家的生活。但是看看富豪们,有几个会成为艺术家呢?想想梵高,高更,都是在穷苦中度过一生的艺术家。但是我想,如果我要在没有钱的情况下去刻意让我的生活艺术化,我只能过着流浪生活,没有钱来支持我的吃,住,交通,画布,颜料,那么这艺术也就艺术不到哪里去了。为了正真地自由地艺术,只好在很多时候先不艺术。然而,在不艺术的时候时时以艺术家的眼光来看人,看物,看世界,那么一切都是艺术的。我在街头赶路时看到乞丐,多么像悲惨世界里的人物啊。见到汇丰大班,那是安格尔画笔下的肖像,在饭店里等候用餐,那些人物,谈话,场景,活生生的就是一台话剧。

  在驾车经过新泽西州的麦田,那不是梵高画过的嘛,回忆1979年我刚到纽约时,第二天就去五大道 350 号帝国大厦我父亲的办公室上班。迎面而来的一栋栋大厦,似乎扑向我来,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在办公室往下看,看不到街道,只见到对面大楼的办公室和办公室。后来由于公司员工多达四百余人地方不够使用,又租下楼下一个单位由我负责。六年后,汤米·希尔费格 Tommy Hilfiger 在1985年创业,是我们办公室邻居。当时我经常晚上工作到 8-9 点,在走廊或洗手间常和他打招呼聊上几句,早餐午餐也常见面有时就在一起用餐聊天,他为人谦和,工作努力,目标明确。我们公司业务和他相仿,时装,他是只攻男装,我们男女装都做,还做纺织。

cZQQEetTouQxneZZ5MgAg9PVsXM0xqfbpIAHQSZv.png

  汤米·希尔费格 Tommy Hilfiger 从零起家的大企业家

  我专心艺术是本职工作,但因家属企业所致,也不得不涉及了纺织制衣,在美国和香港拥有最大的丝绸厂,由于我学过机械专业,我本人更注重于机械产品,销售对象主要是铁路,交通局,地下铁,公园,博物馆,邮政局(我承包了多年的全美国邮政的手套,机械配件),警方还有军方的一些日常用品,我还有着一些重要的发明。父亲为中美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很多贡献,而且完全是免费,乃至出了很多费用去办理很多事情。当年我相中了 42 街 12 大道的一栋大楼,原为假日酒店,楼价是不可相信的六百万美元低价,当时酒店经营不佳倒闭,大楼空置。我想为自己购买来经营以中国旅客为主的酒店。因为当时银行贷款很容易,有时零首期也可以贷款。告诉父亲后,父亲和我去一看马上告诉我,中国大使柴泽民正在委托他寻找中国纽约领事馆新址,原中国纽约领事馆的 60 街旧址太小不够用了。这栋大楼太合适了,可作中国领事馆兼国内来美人员酒店,于是不问我的意见和感受,立即兴冲冲地和我一起去见柴大使,柴大使和我们一起去看了酒店的里里外外之后非常满意,当即告诉我们只等外交部批复后即可进行购买事宜。之后父亲让我跟进一切后续工作,中国纽约领事馆也就搬到了现在的新址:12 大道 520 号。

bEIyckBKi7LlJCn4WTST66JRoDPI8MPPHVdsoNdK.png

  同时我们又向中国银行介绍了纽约分行大楼:六大道 1045 号。 我们并不是房产经纪,所做的工作完全不收费用。我也与当时的中国银行纽约总经理王雪冰成了莫逆之交, 我们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去博物馆,看百老汇节目,并有着相当可观的业务合作不在话下。

4vWhhTogjFh2Pa3RDlhEkJOUYpA8by6GJf2wgG29.png

UUMSOUHxxM1Q2dWLubQKaolHHhZThsXbQyze7xyW.png

Arsd3Dj3j3tFGeuRjUVOOYcK3ITaqL15TUs82d6k.png

  美国的土地在大城市很贵,但是在很多野外风紧区却非常便宜,直到今天,几十英亩地也就一二十万美元。我们公司曾买了 New Hampshire 州 2000 英亩地,花了五十万美元,在北京买一个五十平方的酒店公寓还不止这些钱。2000 英亩就是 13340 中国亩,里面有喷气机可以降落的机场。这块地上有森林和河流,风景优美,我们把 500 亩地捐赠给自然保护机构 Nature Conservation Commity, 以后永远保存为自然状态,其余的我们开发房地产,旅游设施。

  父亲的慈善梦, 我们全家的噩梦, 我的艺术梦

  父亲把我们全家带到纽约工作生活,我们也全心地投入了家庭的事业,在我父亲五十几岁患癌症之后完全由我主理八家家属企业的一切业务(父亲未再步入办公室一步,也不再涉及任何业务),规模也蒸蒸日上,年业务量数亿美元(那是三十年前,目前市值至少二十倍),员工达三千余人。

  父亲热衷于很多公益的事业,在我们一心想把家庭事业做大做强之时,父亲却不顾家庭妻小子女的利益和感受。在未经我们母亲和子女的同意之下,甚至是反对之中,把家庭资产全部捐出去,给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给外人占有的基金会,而没有给家庭留有任何资产。这对我们家属打击极大,甚至在一个阶段我们的生活都很困难。我对此事极力反对几乎采用法律手段,但是这将使父子之情荡然无存。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愤而离开去四处流浪继续追逐我的艺术生涯。我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小城维尔克斯巴瑞做了很多重要的大型的工作,后又在纽约的 40 街、第五大道、23街、切尔西工作过。期间和丁雄泉、韩湘宁、姚庆章、夏阳、司徒强、费明、陈逸飞、陈逸鸣、陈丹青、魏景山、秦岱华、木心、瞿国良、周智诚、张宏图、白敬周、陈思佳、钱培琛、陈奋等等艺术家保持着友好的君子之交。

faNWjPrhUpb2q4GbpuTRIdnY4CapbuExN9Yz7Wz4.png

AZOaKQxyDDRxoHaqBTvgwUdGeJgxRvrUmwr3ZVbn.png

8P2oB2I9Yl452PBKUOq0VBLWCvVKcR8IcQQTP2Gk.png

  我的工作室在东二十三街和百老汇、五大道的交汇之处,面对着麦迪生公园和麦迪生大道,是在一个曼哈顿的黄金地段,整栋楼经过我整楼翻新,状态良好。我后面二十二街背对背天天看见的,是当时的耐克总部,夏天乘凉之际,后面露台相通,我同耐克总裁菲尔·奈特Phil Knight常在一起喝啤酒聊天,那时他们股票刚上市,业务蒸蒸日上,当时耐克只是经营运动鞋。我问他们有没有开工厂,他说他不想拥有工厂,只想拥有品牌,这是他的精明之处。

作者:陈源初<b><a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