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人面桃花红相映 春色三分在姑苏

近得到一轴晚清画家周乔年、刘德之合作《桃花仕女图》,仕女简净娴雅,桃花灼灼俊发,虽岁久蒙尘,却不能掩其娟秀之色。画上主角是一典型的古典美人,“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樱桃小口,目如朗星,尤其见画家功力的是云鬟如黛,层叠千重,鬓丝历历可睹,开相妩媚动人。各处的小细节久看而愈觉其妙,如耳环纤细一钩,就让少女的青春感鲜活欲出。衣袍淡绯、月白撞色,加上衣襟文绣、丹柄拂尘提醒画面,可以想见当日画笔新成时的形神丰采。刘德之字世生,似是苏州人,工仕女、山水,观其笔墨也应该为一时名家,可惜事迹不查,只余数件仕女图传世。

本幅由周乔年绘连工带写的数株桃花,拟同乡前贤大家白石翁沈周画意,整幅也印衬“人面桃花相映红”诗意。周氏题诗云:“佳人半醉后,玉脸微生酡。婀娜春风里,消魂可奈何。”这首诗原是咏桃花,亦可借指美人,一语双关。周乔年是晚清民国间苏州画家,同治十二年 (1873年) 诞于苏州木渎,曾入招清廷,在重修颐和园工程中为园内建筑作画,后入值为宫廷画师。此后周氏应同乡沈寿之邀,兼任“绣工科美术教习”,教学之余创作刺绣画稿。民国后周乔年赴江苏南通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之绣工科上任。周氏画名卓著,与金城、曾熙都有合作,也是近代名家吴子深的授业师,1932年苏州娑罗画社成立时,他与吴待秋等都为该社社员。

据吴湖帆题签“刘德之仕女、周乔年补桃花屏一。吉盦藏,丑簃题。”可知本幅曾为朱梅邨父亲、吴倩盦的二姐夫朱戊吉所藏。朱戊吉 (1889-1959) 为苏州开明乡绅,家业殷实,故交游所藏无非名家佳作,并多由吴倩盦为他掌眼。长子朱梅邨 (1911-1993) 13岁起即从随舅父吴湖帆习画,年轻时也对临过家藏此幅《桃花仕女图》。曾见过一轴朱梅邨绘《少陵诗意图》,画上仕女形象完全按照刘德之原本摹写,形神如出一辙,区别者朱梅邨本设色更为明艳,可推想当初朱氏所见的画轴上颜色依旧鲜明完好。当然此时的朱梅村功力未深,细节描摹仍有不到位处,人物开相、秀发的处理也未免受到“时装样”的影响。为鼓励后学,吴湖帆同样补绘曲槛绿竹背景,并为之题跋。

以朱梅村之天才早慧、摹古功高,相比“默默无闻”的刘德之尤需拱手,可见苏州画界之卧虎藏龙。朱戊吉娶吴湖帆的二姐吴蕙青为妻后,整合房产,从1934年开始历时三载,于1936年落成其时苏州城内首屈一指的民国洋房,取名“万古长春楼”。推想当年《桃花仕女图》也可能藏于楼中。时移境迁,“万古长春楼”已不存,而刘德之也不为人知,人面不知何处去,只余画上,桃花依旧笑春风。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