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杨参军:视觉之思

  

杨参军《鱼之乐之一》,2014年布面油画50×50cm

杨参军《鱼之乐之二》,2014年布面油画50×50cm

  杨参军先生展览让我们有了一次全面认识他艺术历程和创造成果的机会。这里展出的作品只是他20多年来创作的一部分,但从这数量已经不菲的作品中,我们首先能感受到一股纯粹的学术气息和他精湛的油画水平,也可见他长期在油画艺术上投注的严肃精神和极为勤奋的探索。

  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油画家群体中,杨参军对致力于“中国油画”的当代发展这一学术路向抱以坚定的信念并充满时代的热情。他一方面努力继承前辈画家追求中国油画现代之路的文化理想,一方面在新的文化条件下思考自己探索的学术课题,以力求全面的学养形成自己的思想基础,在“思”与“行”之间建立循环反复的关联。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这一研究群体的健将,他最大的优长是打通历史主题创作、人物肖像、风景、静物的视觉之思,在一个相互联系的视觉结构中建立起自己的语言表述,将对历史的沉思与直面物象的直观结合起来,在“方法论”的探索中深化思想性的内涵,从而使“视”与“思”同步展开,以“思”带动“视”的方式,以“视”促进“思”的升华。这样一种视觉之思的研究与实践之路,体现了一位学者型艺术家的坚定足迹,也就催生了沉甸甸的艺术果实。

  杨参军的作品呈现出深邃的空间,这是一种思想性密度和历史意识的视觉流露,由此使得画面具有充实的内涵,洋溢出“意境”的气息。他把画面的空间视为精神的容器,寄托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家园乃至日常生命物象的关切。杨参军的作品也富有浓郁的色泽和色彩,他以色彩和造型两相并发的才华,将色彩造型推向了高品质的水平,他在油画的“西法”体例中有意识地渗透中国艺术的“书写性”,讲究用笔在塑形与表意上的统一,也是一种将本土文化与学术传统纳入自身智识与感受系统的文化自觉。

  围绕着“视觉的凝聚”这一主题,展出的作品分为三大板块,在这里,对历史的沉思追问、对物象的直观构造和对家园的真切吟咏这三个维度形成一个内在逻辑通融的三角,结构起杨参军的油画世界,这种艺术治学方式很有启发意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