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读姜也先生的画,如入闲适恬静之境。那似真似幻的梵音真语,缭绕身边耳旁,让你轻快和畅,尽情体味那空灵、圆融、虚静、自然,古朴凝重,超尘脱俗的美妙境界。
姜也先生人如其画,超然空明,似无声无息。几十年,他一直循着通住远古的某种轨迹,努力恢复着人之神性的崇高,追求着无上的境界,苦苦探索,寻到了属于他自我的一片精神领地,辛勤耕耘,于无声处,成一家风骨。以其作品风格的原创性确立在中国画坛上。
姜也先生的画,以没骨法、积墨法见长。画作注重追求内在之美,凸显高古与迷蒙的格调:尽呈魏晋风骨,汉唐气象,蕴含古典、深沉、博大之美。正如他自己所述:“我写诗画画是寄情言怀的,渴望我的作品能尽其量地将民族先哲深睿高华的文思与沉雄逸迈的诗篇熔铸成为我作品的灵魂。”这正是一位真正的人民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的写照。
十年前,我与姜也先生相识,时人称其为“关东才子”。他涉猎广泛,厚积薄发,一直致力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理论等多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可谓才情并茂,诗书画印皆能,无愧“才子”美称。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尚古尊师,虔心领受恩师教诲,以其独有的韧性和冲动,义无反顾地向着自己确立的艺术坐标,探索探索再探索;以一种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个性化的创造胆识,在他的精神家园和艺术之路上,追求追求再追求,达到了物我两忘、形神互换的新境界。
我们期盼着,于无声处,再听惊雷。
钟安利
2011年3月3日写于小雅堂
作者:钟安利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