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2-15 00:00
zheng1999181
全球爱艺术的客官们都在此,找干货!爱艺客at798.cn,艺术潜力股发掘专家,专业艺术品投资收藏顾问,提升您的生活艺术品味。
▏“春运”N代
“三十”倒计时,春运“撕逼”已到了白热化状态!那么“春运”是从啥时候变成在外拼搏的中国年轻人,回家过年的必经“仪式”的?春运的战役,又横扫了几代人的青春呢?
▲
1980年,“春运”的字样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官方通讯社的电讯稿上。30多年来,每年春节前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中国的民众以巨大的坚韧和忍耐,在出门谋生和回家过年之间奔波,从1980年的过亿人次到2013年的30多亿人次,汇成极为巨大的人流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涌动!在求得生存发展与共叙天伦间取得艰难的平衡,其中的悲欢,为世界仅见!
▲
1991年春节刚过,南下的民工如同潮水般涌入广州火车站,女厕因此“爆棚”,为了上趟厕所等个把小时是常有的事情,排到最前面的女孩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 这张照片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广东改革开放历程的一个见证。
▲
1992年春运,民工潮涌向广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民工潮”“春运”“治安”这些名词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广州火车站工作人员朱海滨回忆:“1995年,乘客流又有了新的变化,南下打工的年轻人在返乡的时候都变得洋气了起来,编织袋少了,年轻人个个都拖着一个拉杆箱。”
▲
1999年春运火车上,一名警察在挤成沙丁鱼罐头的车厢里,用幽默的四川腔缓解人们高度紧张的情绪。
▲
2000年前后,广州火车站曾是中国数代务工人员的淘金地,也是无数南下捞世界的冒险家乐园。它制造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季节性人口迁徙,也见证了中国铁路王国野蛮生长和狂飙突进的黄金时代。
▲
2000年2月5日,广州火车站进站口。提前回家的人们想避开高潮,但春运的高潮已汹涌而来。
▲
2001年,广州火车站售票处,在漫长的排队的过程中,互不认识的人揪在一起以避免其他人来插队。
▲
2001年春运,一辆到达广州的列车车窗已经被砸裂。
▲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 ”,从1980年代起,广东不仅是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文化和时尚的前沿。2003年春节后,广州火车站出站隧道的南下人流,匆匆经过的旅客被隧道两边的大幅灯箱广告吸引。
▲
2003年春运,一对小夫妻在火车站广场被偷走了钱和车票,夫妻俩只能拥抱哭泣,泪珠随着这位女子的脸颊往下流。2003起,火车站出现“背包党”诈骗术,互联网普及后开始流传一份“宝典”,归纳为出站后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吃、不要喝、不要买、不要打(电话)、不要松(松开行李)、不要戴(首饰)、不要接(地图)、不要问(路)、不要信……
▲
2004年,南下的一家人在广州火车站的隧道里迷失方向,车站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向他们喊话。
▲
2004年春节,广州火车站,一名小女孩坐在爸爸的行李箱上。
▲
2007年春运,一名外国摄影师以广州火车站为背景拍摄时尚照片。
▲
2008年春节前的大雪灾令交通线瘫痪,广州火车站数十万旅客被困在寒冷潮湿的站前广场和马路上。执勤的警察筑成人墙,防止因为长时间等候的人们情绪失控而导致意外。
▲
2010年,从珠三角开摩托车回广西、重庆等地过年的人们。警方不仅为他们沿途用警车开道,还设立了专门的长途摩托车休息站供应热茶水。
▲
2010年2月,一名小男孩在火车开出武昌火车站时闭上眼睛,脸、手均被挤得紧贴车窗。
▲
2013年1月30日凌晨3时许,广州开往长春的T124列车上,乘客沉浸梦乡。据统计,2013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超过34亿人次。
▏“运”不过三?
由以上照片可以推算,从60后起,人们就开始经受春运的洗礼。横跨30年到现今,人面虽改,“春运”仍烈——80、90后也终于成功“子承父业”,晋升为“运二代”。那么,等到我们的下一代开始奋斗时,“春运”还会傲娇的“笑春风”么…
摄影/
叶健强 颜长江 潘劲松 邓勃 陈海平 刘杨 黄巍俊
来自/南都周刊
整理/爱艺客
爱艺客微信:aiyike798
投稿/合作:hezuo@at798.cn
点击“阅读原文”便宜买好画!
↓↓↓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