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龙游县发现三国时期新安县“令”大墓

2018-08-23 17:03

  上月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龙游县博物馆为配合杭(杭州)—长(长沙)高铁客运专线工程建设,对龙游段詹家镇夏金村方家山六朝古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方家山(西侧称青皮殿山)六朝墓群于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登录,这次工程施工时被揭露出并列相距约20米左右共4座大墓,结构相同,朝向皆向北,判断为一家族墓葬区。由于历代多次盗掘及上世纪6、70年代农民挖墓砖成风,致其中三座墓葬毁坏严重,仅存部分墓底砖。值得庆幸的是墓区东侧1号墓基本保存尚好。该墓为券顶砖室墓,砖室外围用青膏泥夯筑成斗形围墙用来防水干燥保护,形制独特,建筑考究,为浙江地区所罕见。墓葬规模大,总长达14.1米,最宽处7.7米,青膏泥墙厚0.25米左右,平面呈前堂后寝配置。入口处为砖筑拱券甬道,前堂横向筑双层券顶,券顶高达近4米,后室墙和券顶则用花纹砖三层砌筑,后室券顶与前厅垂直为纵向筑顶,墓室所砌筑工艺高超,异常坚固。墓底铺砖亦为三层。

  M1虽经历代数次盗掘,扰乱严重,稍大一点器物基本上被敲碎,但仍出土随葬文物29余件,以青瓷器为主,纹饰具有东汉晚期特征,青瓷罐饰有水波纹和小方格纹,硬陶罍拍印叶脉纹。可辨器物有堆塑谷仓、罍、罐、灯、盏等,伴生有铜洗、铁削、石黛板、铜镜等。堆塑谷仓上有胡人造像。其中一件青瓷罐釉色青润,为上等瓷器。另外还出土了穿孔纺锤状黄金珠3颗。该墓最令人激动的是,在后室底部出土了一方桥形纽铜印,印文阴刻篆书“新安长印”。由此,我们知道是一枚新安县“令”官印。 据史料记载,东汉初平三年(192),分太末县(今龙游县)置新安县,为衢县(今衢州)建县之始,仍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26),新安县改属东阳郡。晋太康元年(280),因与弘农郡新安县同名,改新安为信安县,仍隶东阳郡,至此衢州古代使用“新安县”名结束。根据出土的瓷器和印章综合判断:M1年代系三国时期墓葬毫无疑问。因此,“新安长印”的发现为墓葬的断代和墓主的身份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证,对于研究龙游、衢州地区汉、六朝时期的行政区域变更以及文化、经济、风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还可为我省乃至江浙地区三国墓葬提供断代标尺,也是我省六朝时期考古的重要发现。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朱土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