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国画大师张大千,山水人物无一不绝,为何唯独不画虎?

张大千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特别在山水画 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 、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 泼墨 与 泼彩 ,开创了新的 艺术风格 ,因其诗、 书 、 画 与 齐白石 、 溥心畲 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 黄君璧 、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

先来给感受下大师的画作风采

张大千1982年作《桃源图》

尺 寸:209×92.2cm

估 价:HKD 50,000,000-65,000,000

成交价: HKD 270,680,000

拍卖会:香港苏富比2016年春季拍卖会

(我觉得我们都看重的是艺术本身...嗯..是的)

大千山水大型的拍卖会还是可以见到的,但唯独张大千画的老虎却极为罕见,那为何不画虎了那?

虎为百兽之王,形象威猛雄壮,色彩斑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画家情有独钟的描绘对象。就动物入画来说,虎有可能是最早的,中国许多古寺庙壁画中,几乎都有虎的跃现。

清末著名画家任伯年(1840~1896)擅长画虎。凡求他画一只虎需酬白银10两。一天,一个富商趁他生活困难之际请他作画,奉酬金5两,讲明画半只虎,想以此为难他。任伯年见富商有意刁难也不示弱。他凝神构思片刻,便挥几笔在宣纸上画了个山洞,在洞口画了只老虎的后半身,老虎尾巴竖起,两只后脚一提一落,原来是一只正在进洞的老虎。富商见状叹服不已。可见画虎不但要追求神似,而且要在创意和含蓄方面下功夫。

常言“画虎画皮难画骨”,意思是说,没有对虎观察入微,就无法绘出虎的神韵和姿态。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孖是一位“虎痴”,被誉为“画虎大师”。为了画好老虎,他自己豢养老虎以供写生,平时仔细体察老虎的各种形态,所画老虎惟妙惟肖,富有神韵。老虎凶猛的习性令人望虎生畏,但是张善孖却采用拟人化创作《十二金钗图》,别出心裁地将12个花容月貌的女裙钗画成神韵各异的斑斓猛虎。把格格不入的猛兽和美女恰到好处地入画,显露了画虎大师独到的艺术见解,因而一度震撼画坛。

  1923年春天,张善孖在四川锦屏山画了两只老虎,分别刻在两块石碑之上,自配了一首诗:“虎视眈眈遍东西,河山瓜斗一望中。睡狮至今犹末醒,将来谁是主人翁?”表达了画家的抗日救国热情。

1939年至1940年,他在法国、美国多次举办画展和讲演,宣传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所得捐款达20多万美元,其中个人义卖画虎就得款10多万美元。1940年,张善孖到美国举办画展,罗斯福总统慕名接见并设宴招待,要求他创作一幅虎画。席间,张善孖即兴画了28只奔腾跳跃的虎,在追扑一线落日。威武勇猛的老虎象征当时中国28个省,夕阳西下寓意日寇气息奄奄。他还在上面题词:“雄大王风,一致怒吼;威憾河山,势吞小丑!”并将这幅虎画题名为《中国怒吼了!》,隐喻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精神。罗斯福总统欣赏虎画后赞不绝口。

 张大千,有一次张大千乘着酒兴,戏作一幅6尺中堂《虎啸图》。张善孖对弟弟这幅虎画评价甚高,并且为其题诗补景,后来这幅画被日本人高价买去。此后,求张大千画虎的人日渐增多。其中有个画商在向张大千求虎画时,说:“画虎技艺绝伦,胜过乃兄!”并且以高十倍于张善孖的价钱要买张大千的“虎画”。张大千对一些人褒己贬兄很不高兴,他谢绝了画商,并且书写“大千愿受贫和苦,黄金千两不画虎”的条幅贴在画室门上,以示不再画虎。据说,从此张大千再也没画过

不过谁要有,也见见光,至少叫大家饱个眼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