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上海 一个记忆缺失的城市

 上海是一个记忆缺失的城市,上海许多老地名,老名词现在已经模糊不清了。“上海老弄堂”在八零后的脑海里只是个孩提时代的玩意,现在已经不叫弄堂了,现在叫“小区”。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上海人均居住面积狭小,“弄堂”成了公共客厅。下班以后,人们都会聚集在弄堂里,尤其夏天,闹猛的不得了,洗菜,做饭,洗漱,吃饭,纳凉甚至睡觉都在弄堂里。哪家做了好菜,全弄堂的人都会来品尝一下,哪家来了客人,全弄堂的人都会帮着接待,前面人家会搬来椅子,后面人家会搬来小桌子,张家阿婆会帮你沏茶,李家大爷会帮你点烟。

改革开放之后,上海发展了。尤其是市中心,推土机一波接一波,“老弄堂”夷为平地了,代之而起的是高楼大厦。人们住进了小区,开始各不相干了。尤其是高档商品房小区,楼上不问楼下何人,A座不知B座是哪位?

“上海弄堂”以后可能只有在字典里才能找到,或者在博物馆里看到一些仿制品。上海现存的几座石库门老弄堂,例如“新天地”“田子坊”也仅仅是商业行为而已,和居民已经不搭噶了。上海有名的东斯文里也已经人去楼空,据说不久就要拆了。

我的这幅《上海老弄堂   下班以后》是上世纪末买了新房后,在自家的书房里画的画,或许也是纪念吧。

尺寸:100cm x 80xm


图集
油画《上海老弄堂  下班以后》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 tanfarmer

      页面上找不到?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