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04-13 09:32
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常言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椅子还未被发明的先秦时期,跽坐也称跪坐,是最符合“礼”的标准坐姿。
青玉跽坐人形佩,是1976年出土的商朝玉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该玉器用圆雕手法雕刻,造型独特,玉人头顶留短发一周,猴面宽额,臣字眼,蒜头鼻,显得格外呆萌可爱。玉人整体呈跽坐状,双手扶膝,两臂略内弯。这件器物为我们解密商代的坐姿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椅子出现之前,皇帝与大臣们议事时,双方都以跽坐为主,这种坐姿体现了一种平等性,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恭敬虔诚的表现。这种坐姿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礼仪的重视,更让我们从中窥探到了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前卫性,与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的主流理念所趋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