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黑格尔说,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往往与语言相比,艺术的表达更普世、更具渗透力。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会让每位观者产生与之相洽的共鸣,蛰伏于主题,流淌于细节,每次回想都有新的体悟。
“你能想象的所有事物都是真实的。”——这便是荣宝推出的“水墨丹青”的全新版块:70、80后新水墨艺术家作品专场。
他们来自天南海北,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学院的出身背景下,多是美术学院的硕士、博士毕业,在艺术院校任教,从事教学和创作,他们活跃在当今中国画坛,当属中国当代水墨创作之主力。
每一幅作品皆呈现出了中青年一代艺术家对当代社会以及自身状态的思考,亦是对当代水墨新概念的实践与拓展。艺术家们通过对传统水墨画进行图式变革,重新建立特有的绘画语言,建构具有当代性的绘画图式,实现水墨绘画在图式构成上的当代性转变。作品所呈现出的自由独特、风格各异的审美趋向,堪称当代水墨艺术新状态的缩影。
作 品 欣 赏
风景——树|设色纸本 2012年 130×98cm
《树系列》水墨在视觉上能够营造出一系列具备包容特征的形象,这与加存的创作过程息息相关。借用高明潞关于极多主义画家创作方式的一段文字,可以很形象地阐明加存的创作过程。“用重复某一动作或某一形式的方式,去使那缺席的自我‘常驻’;或从另一角度讲,使表现自我的‘妄念’在‘形式重复’和动作连续‘无意义’操作中退出,只有使自我表现欲隐退,真正的自我才会出现,自由的冥想才能升华与超越,并接近某种精神性的东西,这是一种得道的过程”。
树丛系列之一|水墨纸本 2014年 69×100cm
客体世界的原秩序被打破,画面呈现为无线、无色、无声、香、味、触的形态世界,并于形象之外超越为一种禅机。新形象是一种游离的混沌的象,是直指本心的“一闪念”之象。是典型东方式形而上的观想方式。于是,形象的生发过程便无关乎缓急、粗精、真幻、工拙、巨细。它是一瞬间与古人心照的于传统精神中的徜徉与巡礼;置身画前,我们的发现仿佛并不是树,更像切近一团黑色的熊熊烈焰。这些黑色火焰将欲吸尽周遭氧气,火舌升腾,顽固而霸悍,划出一个鲜明的场域——这一场域正随着你的情绪起落、消长,直至占据你的内心。
文/杨德永(节选)
初春|设色纸本 2015年 84×98cm
生命之树1|设色纸本 2016年 360×600cm
树|设色纸本 2015年 145×360cm
刘 懿
作 品 欣 赏
丛林高逸之十六|设色绢本 2018年 70×34cm
刘懿画路很宽,山水、花鸟、人物皆善,这在同龄人中较为少见。不过从绘画观念的取向上,他属于守望传统经典的阵营,几与时尚、先锋、前卫无缘,当然,他的特点与优点也在于此。现代都市的喧嚣、躁动以及商品社会的消费逻辑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放弃信仰,尤其是对艺术终极意义追寻的丧失。这种当下语境使先锋艺术有了用武之地,当艺术家以先锋的名义激进地反叛、偏执地否定,叫嚣将传统付之一炬时,刘懿这种“逆潮流”的坚守无疑为明智之选。最近一段时期,他在山水、花鸟的创作上继续“写生”的步履,平和、冲淡的笔墨时有平中见奇、朴中见色的韵致,似在进行无声的能量累积,如此安守寂寞之道自有其内在缘由。其古意人物则让画界同仁常有惊艳之感,笔下道释人物已然是其重要的艺术符号,古朴、敦厚的神情恍若前世,契合了时人心灵深处超越现世的“彼岸之思”。
文/于量(节选)
丛林高逸之七|设色绢本 2018年 70×34cm
桃花开了|水墨纸本 2019年 36×134cm
齐云杂花之十九|水墨纸本 2017年 35×138cm
松高洁之六|水墨纸本 2019年 36×134cm
- The End -
作者:北京荣宝拍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