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荣宝·当代水墨丹青之三|马骏、王煜

0

3

当代·水墨丹青

黑格尔说,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往往与语言相比,艺术的表达更普世、更具渗透力。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会让每位观者产生与之相洽的共鸣,蛰伏于主题,流淌于细节,每次回想都有新的体悟。

“你能想象的所有事物都是真实的。”——这便是荣宝推出的“水墨丹青”的全新版块:70、80后新水墨艺术家作品专场。

他们来自天南海北,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学院的出身背景下,多是美术学院的硕士、博士毕业,在艺术院校任教,从事教学和创作,他们活跃在当今中国画坛,当属中国当代水墨创作之主力。

每一幅作品皆呈现出了中青年一代艺术家对当代社会以及自身状态的思考,亦是对当代水墨新概念的实践与拓展。艺术家们通过对传统水墨画进行图式变革,重新建立特有的绘画语言,建构具有当代性的绘画图式,实现水墨绘画在图式构成上的当代性转变。作品所呈现出的自由独特、风格各异的审美趋向,堪称当代水墨艺术新状态的缩影。



Ma Jun

崇古尚今

///

浑厚与质朴






马骏







向上滑动阅览

1975年  生于天津

1998年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现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系

 

出版物

《莫非情性》马骏著,2016年11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好画家书系•马骏卷》,2009年7月,四川美术出版社。

《投资收藏指南年度水墨•2009 马骏》,2009年8月,河北美术出版社。

 

个展

2018年  “莫非情性”―马骏水墨作品展|香港松心阁。

2014年  “一刹空明”马骏水墨作品展|北京杏坛美术馆。

2009年  马骏作品展|德国 Galerie99德国久久画廊。



作 品 欣 赏


人物|设色纸本  2018年 25.5x48cm



清峙之一|设色绢本 2019年 39x48cm


马骏绘画的独特在于他对高古艺术美学的深刻体会,简洁的画面,传神的线条、不类世俗的人物,将现实情怀藏匿于传统造型之间,古而喻今。


他注重色彩的整体感,在整体的画面中他不在突兀墨线的别致,而是以淡色之线融入整体的画面中,给人娴雅温婉的整体气韵。


马骏的作品从魏晋佛像、石刻到现在的空灵意气,他的绘画从形式到审美都产生了很大飞跃,近年,他更注重画面的清简与单纯力量的传达。这种“简”不单是形式,更是精神上的单纯与厚重,清简就意味着画面的去滥、去浊,单纯也不简单是画面“简”的问题,更是心的净化与体通,这种由技法向心的转变过程,这种清简是对多元绘画元素的沉淀,是本乎自然,不假修饰的一种体现。



充盈|设色绢本  2018年 33x60cm 



清峙系列之四|设色纸本  2019年 34x145cm


宝相|设色纸本  2018年  27x76cm


王   煜

向上滑动阅览



1978年  生于辽宁开原

2001年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4年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现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绘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获得者。

 

重要收藏

作品被鲁迅美术学院 、上海美术馆 、本色美术馆 、宇辰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威狮国际艺术中心、贤空间、广东美术馆、桂林市花桥美术馆、壹美美术馆等地收藏。

 

个展

2019年 “例外场”—王煜个人实验项目|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

2014年 “视觉的阀”—王煜|今日美术馆―北京。


作 品 欣 赏






|设色纸本  2018年 33X33cm







|设色纸本 2018年  33X33cm

收录于

《图像的现场当代水墨新锐邀请展作品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



王煜以水墨为媒介,用真实的生活为模板,投射出了一片可以供他独享的新鲜乐园。王煜则以一种对抗平庸的自我态度,打破常态水墨的“同质化”,强调自身的直觉意识,在思想深处抛开二元壁垒,没有体用差异,直指本心,从而达到艺术本源。不迷失于“传统”,令王煜的“例外状态”更具意义。


人物作为水墨历程中一以贯之的重要题材,具有复刻文人心中理想情景的直白性。以人物和人物所处的景致召唤观者对于境遇的勾连和回忆,进而引发高于现实层面的共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构成我们现今世界的,除了物理层面的存在之外无外乎人类赋予万物的概念、名称和对于人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而人物画则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做出的最近距离的描绘和阐述。


水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载体是风景及静物。在中国画的语言体系中,并不存在对于风物的单纯描绘,对于客体赋予的人本概念是作品的重要内容元素。艺术家对于意义的运用建立在一定程度的时代、地域限制之中,达成了不完全的人类共同想象。这种特殊时空的意义解读会造就疏离感,而疏离感恰是作品艺术性、可读性的构成要素。


水墨艺术的生命持续到今天,依旧具有开放性和生长的未知空间。我们在这种古老而弥新的艺术中,感受人间、十方、万籁,并对即将迸发出的新花火翘首。

文/崔天琦






攀一|设色纸本 2018年 50X50cm

收录于

《图像的现场当代水墨新锐邀请展作品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







|设色纸本 2018年  50X50cm

桂林花桥美术馆收藏






|设色纸本  2018年  33X33cm 

(收录于

《图像的现场当代水墨新锐邀请展作品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



- The End -



作者:北京荣宝拍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