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逛画廊】王新友:当代收藏方法论&中外画廊市场比较

偏锋新艺术空间负责人 王新友

  艺术品收藏的方式方法

  大家熟悉王新友是因为他从2006年就开始运营偏锋新艺术空间,作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新艺术家的画廊推手。经营画廊是有门槛的,王新友是由收藏转而进入画廊运营的。在他看来艺术品因媒介不同,而有种种的差异,但收藏却只是因个人喜好不同罢了。他说自己涉猎比较杂,国、油、版、雕都在收藏,并且是持续地收藏。不仅在拍卖场上买,也在艺术家、画家家属手里买,当然也会在画廊里买。

  王新友的收藏大致分传统部分和当代部分,两大区块。就传统部分收藏的线索而言,有按流派的线索,有按题材的线索,有按艺术家所在地域的线索而收藏的等等。“如果按照题材线索,比如说我现在关注动物题材猫这个系列都会注意,某一种花比如玉簪花我会关注,画这些画的我也注意;按地域线索,我很早关注海派的、关注岭南的、长安画派的、东北画派的,都会关注。”

  王新友从自己收藏的经验和对当代艺术长期关注的专业视角认为:“当代艺术基本上也是有两个线索。第一,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为止,三四十年时间被忽略的,但是当时都是很重要的艺术家,我们说短暂的三十年、四十年的美术史的线索我也收藏,除了市场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艺术家很重要之外,也有很多创作的方向不被现在广大的藏家认可,我自己觉得用时间换空间也一定会被认可的,我就关注。比如2005、2006年的时候我开始关注抽象艺术,2007、2008年我开始推的抽象艺术。

  第二,我关注有成长性的年轻人,我会看很多展览,美术馆的展览、画廊的展览、博览会的展览,包括拍卖的展览我也看,看了以后我觉得视觉艺术充其量就是一个20秒的艺术,在短短的20秒之内能不能留住我们、打动我们,能留住、能打动我也不会急着购买,我会去做一些工作,了解这个艺术家,了解他的学院背景,创作背景,了解他的创作环境等等都会去问,然后才可以持续关注。这样在03-05年我买过很多年轻人的作品,买过像宋琨、王光乐、仇晓飞,很了解以后我就开始购买,购买渠道就是拍卖上也买,没有签约的画家到他手里也会去买,在他代理的画廊也会买。”

  当代艺术收藏的两种误区和状态

  王新友认为当代艺术之所以到今天的市场现状不是那么景气,接受它的藏家不是那么多,新入场的藏家买东西比较迟疑、买错了或者是“不对”,这种现象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国家关于这方面现当代美育教育严重的滞后和不足导致的。经我们观察发现,很多藏家可能是很有品质,很有文学或者是很有文化的功底,资金也很充沛的情况。但是他一进入艺术品市场就会迷失。

  主要是两个原因,首先,美育教育远远不够;第二,现在所谓的大艺术家、大师太多了,而且前些年市场过高的价格使得他们都望而却步,进来以后琳琅满目,偌大的798有很多的展览、很多的画廊,大家无从下手。所以有的人就看这位艺术家是谁的学生就变得重要了;这个是哪个美院毕业就变得重要了;这个作品是否拍卖过,也变得重要了;这个是否参加过一些重要批评家、策展人、美术馆、重要画廊代理变得重要了。固然这些都是很重要,但是像我刚才说视觉艺术是20秒的艺术,如果我们想收藏、想作为一个让家里充满了美感的,充满艺术气息的一个收藏者的话确实要做很多工作。

  在我的接触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大概分两部分,一部分人一直在买错,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是花了很多钱买了一些不值的东西;一部分人是买错了一部分以后他会警醒、学习,自我学习、提高能力特别快。他们除了大量的翻阅专业的书籍、知识以外还交了很多艺术圈里的朋友。”

  当代艺术新晋收藏者的四个阶段

  对于刚进入艺术市场的收藏爱好者,王新友的建议是:“新入场的藏家我都不会鼓励他们看完展览就买,如果是一两万买,他又觉得家庭装修很需要、布置很需要就可以尽情买,五万以上我几乎不会有藏家跟我提出要求我就会支持他去买,几乎不会,我都会让他们大量地来看,因为五万应该有一个资产增值和保值的概念了,就是说收藏家不考虑这个问题作为画廊来说都应该去想,我们都不会立马建议他去买、去看,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也会向藏家介绍不只是我画廊的这些年轻艺术家,同类的,像这样画风景的还有谁,画表现写实还有谁,画具象写实还有谁,画抽象还有谁,按照板块给他分,让他自己去看,你买这个是不是还有比这个更好的,这个是不是唯一你的最佳人选,或者说他这个东西是否真的能够打动你,这样建立起来藏家的关系更稳定、更可好,所以我觉得第一个建议藏家就是多看、多问、多记笔记、多学习、少买,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学习之后在是第二个阶段,如果自己的资金实力可以的话要多买,要有一个名单,讨论一个名单。

  第一个阶段结束了,第二个阶段因为你做了大量的功课,认识很多专家朋友了,这些朋友可信赖,又有可信赖,又有道德的这些专家朋友们,第二个阶段就是要多买,既然你想进入这个领域就分门别类,比如年轻人我划出几个甚至十几个,表现几个,抽象几个,梳理清楚就搞明白了。这一块有一个成功案例就是的一个藏家朋友,他是从2007年开始买当代艺术,收藏对象有康海涛、王光乐、宋琨这三个人的作品,每个阶段每年他都会购买作品,再买几年以后他完全有能力为这几个人做个展了,这个个展还是不同阶段都有,如果他持续这样下去把名单稍微再扩大一点,扩大到五、六个人,在未来收藏年轻人领域当中他的影响力和他的回报都不可小看,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要调整和出售部分作品阶段。因为经验越来越丰富,渠道越来越多,认识也越来越高,可能最开始入手一些作品不一定很满意,即使很喜欢的艺术家也不一定每件作品都是好的,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出售一些自己不是很喜欢的或者是重复的一些,再买一些自己没有的,补充的一些东西,这是第三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的时候开始惜售,第二阶段要卖,第三个阶段不卖,因为大浪淘沙,经过你自己不断的努力,你留下来的都是精品,那个时候就要考虑这些作品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让艺术家的市场更清楚,让藏家获得更多的回报,不单是经济的回报,是他用大量的时间陪伴艺术家一起成长,无论是他们的学术和市场,不应该简单地把作品放在家里或者卖掉那么简单,不是要考虑做展览、出书、研讨,整理自己这些年的藏品,所以我觉得一个新入手的藏家起码考虑有这样四个步骤。

  国外画廊掠影

  王新友在旅行的时候常常喜欢到当地的画廊去看看,看能不能买到自己心仪的作品。在他的经验里最吸引他的是在瑞士巴塞尔的一家专门经营抽象艺术的画廊,这家画廊经营了几十年,给他的印象特别深,无论是从画廊的装修设计风格和作品,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感受是浑然整体的。

  另外,给王新友带来印象深刻的是英国拍卖行的作品价格低于画廊的成交价格,画廊成交价格在世的艺术家会高于拍卖价格,所以在英国到去买作品,是到画廊看展览,购买更多是到拍卖行去买。

  王新友在西班牙和在意大利都买过塔皮埃斯的原作,他讲道:“都是非常好的画廊,做抽象的画廊。名字得给你查,没有画廊的中文名字,我买过四、五张塔皮埃斯的。大概都会在一平米以内的,不是他的大幅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便于运输,也便于自己拿回来挂起来看,价格也合适,太大的也买不起。平均起来,因为买的早,07、08年的时候不贵,平均起来差不多20万人民币,你想在美术史上那么重要的艺术家,价格才20万人民币。中国很多学生的作品也不只是这个价格。所以从价格体系而不是从投资角度考虑,可能我对国外艺术家的作品更有兴趣。纯粹个人喜好,也不会考虑建立收藏体系。

  中外画廊专业度横向比较

  从横向去考察画廊的专业度,王新友认为:“画廊说到底还是一个商业机构。既然商业,买卖就有商业规则和行为。既然是商业,就不是那么简单空谈艺术。商业有商业的游戏规则。例如,从包装而言,我们买一个两千块钱的空调,三千块钱的电视,买一个五千块钱的洗衣机,一万块钱的冰箱,想一想是什么样的包装,再想一想中国艺术品的包装是什么样的概念,就不用说那么多了,专业不专业就可以考察出来了,这是基础的根本问题。

  看画廊的专业程度,首先就是你询价以后他接待你的方式特别重要,给你的资料的完善性,比如我们到中国的画廊说这个画很好,多少钱?去国外一些好的画廊会拿出一个资料夹给你,这是这个艺术家的基本介绍,他的成长背景、学习背景、创作背景,有的画廊也附了一下其他的介绍,近些年来他参加的一些重要的展览或者是拍卖记录,也会给你看,让你做参考。如果你不提出要求看拍卖记录是不会主动给你看的。因为国外不是以拍卖为准的,接下来买家说想看艺术家的作品,他又会给你拿出一个夹子,可供你选择的三、五件作品,你说我对这些作品还不是特别满意,想看他哪一类或者类似哪一类的,他会继续给你拿出一个夹子,让你更多一些选择,从中你说我想看这件、那件,他就会把作品调出来给你看,有的画廊当天给你调,有的时候需要再约时间给你看,看完以后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商量讨论价格。

  第二个问题,国外画廊不会像中国画廊折扣那么大,几乎不会有很多的折扣,第一次购买更不会有折扣。确定之后,就付款、运输。接下来的服务就来了,画廊会在之后的服务中,只要涉及到相关这个艺术家他所能够掌握的信息都会告诉你,他有什么展览,他的作品谁又有收藏了,或者是又有拍卖了,都会给你一个相应的信息,便于你对这个艺术家的了解,这个方面国内是欠缺的。

  如果讨论价格,还价、介绍都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我们的画廊小姐或者工作人员随便说这个可以八折、可以七折,甚至可以说这个不赚钱给艺术家做工作的都可以,我不提倡这种行为,我不太提倡画廊折扣那么多,也不提倡画廊没有利润,因为是一个商业行为,双方利益都要保护,如果一方利益不保护,持续下去这个游戏规则就要被破坏。所以中国的画廊第一是说服务上有问题;第二对于价格体系认知上还是有问题的。

  第三,服务有运输、包装、藏家有需要到家里挂在墙上的,我们的专业性,我们安空调的都知道,人家都会带着鞋套、工具、干干净净到你家干活,我有很多朋友在别的画廊买画,要说挂墙上,连包装都没有了,直接运过去,工作人员拿着钉子、锤子上你家直接敲上钉子就完事,操作的过程当中也不戴手套,作品上的灰尘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也不去走访,北京天气这么热,家里情况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潮湿或者是过分干燥,都是要提供服务的,所以中国藏家不成熟,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不好,各方面的原因都有,每个环节都要检讨自己。”

  结语

  在聊了很多关于逛画廊的感想之外,王新友谈了他关注抽象艺术的所看所思。在他的经验中无论从意大利的米兰、罗马、威尼斯,还是巴黎、伦敦,或者在美国,游历的过程中他都格外关注寻常巷陌可以见到的雕塑、建筑上的色彩、造型。他认为都可以理解为抽象。在西方传统的美学系统中有清晰的脉络,历史悠长。所以在国内他买抽象作品一般都是买五十岁以上的艺术家作品。在他看来抽象艺术是需要很多内外兼修的沉淀,又是中国这样的一个传统文化和背景,画抽象不单是样式的问题,是内心的问题,抽象更需要作者内心更强大,要有表现,除了屈辱,还有淡定,还有表现,还有具象,你要看得到,抽象表面是抽离了具体的物象出来的东西,但是也能看得到作者背后的用心。抽象艺术如此,经营画廊亦如此。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