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苦行僧——林祥雄

  苦行僧,是僧侣们发自内心的对于宗教的虔诚,通过对自身磨练来达到修行的目的;用这话来形容林祥雄,说他是艺术上的苦行僧,我看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他,林祥雄,前些年奔波于欧洲诸国,托盘洗碗,为了画画,返新加坡之后,写作画画又教画,他说是为了“糊口”,不也是为了画画?——糊口是手段,传播国画火种才是真正的目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匆匆往返于新泰之间二次,从构思策划联络接头,到正式举办画展,这中间,写呀画呀裱呀,印请帖,说明书,包装运输“一脚踢”。要是没有那份对艺术的虔诚,做得到吗?
  你看那一本本的画集书籍、挂幅,挺沉的,可他,又提又拉又背,十足一副苦行僧形象,一个月来,毎天三四小时的睡眠,人也清瘦了不少。我说何苦来哉,他摊摊手,耸耸肩,一副“你不去干谁干的样子”‘我服了他!
  祥雄的画,很有新意,这是他“师法自然”的观点的贯彻,也和他宽阔的视野有关:在新加坡,他吸吮着悠久的中华文的乳汁;在巴黎、意大利,他摄取了西方先进文化的精髓,然后慢慢地融化吸收,变成了他林祥雄自己的东西。因此,他笔下的鸡、牛、山水,一看就是林祥雄画的,这种“一看就是……”,其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这位画坛的苦行僧,是传统的叛逆者,但却是一个坚定地植根于东方土壤上的艺术家。他先学国画,后学西画,经过一个时期的摸索思考,他又放弃了西画,重画国画,他认为,画得再好,也好不过人家西方,我们是东方人中国人,国画的根就在东方,在中国,我们应该用东方中国的表现形式来再现生活,参与社会,抒发感情。没有文化的根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那么这个可悲的民族,将如何立足于社会?因此,他的作品中也洋溢着一股浓烈的东方味道!他不以喝过洋墨水为荣,也不喜欢在作品中表现出“我是喝过洋墨水的”,尽管在某些技法上,或会借用西洋技法,但整个作品都体现出那种“洋为中用”的原则。
  路漫漫,这位艺术上的苦行僧,仍在孜孜不倦地踽踽前行。唐僧取经的事他十分清楚:困难重重,前途光明,最后的胜利,是属于艰苦迈进,努力攀登的苦行僧……

见《新中原报》1988年5月14日新半岛版

作者:林太深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