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指尖的彩虹——程亚杰环球艺术朝圣记》第20回——创作理念

  不久,一位身穿白大褂的教授走进教室,身后还尾随着一位助教。助教调整好课桌上的幻灯机,开始用幻灯在幕布上演示一个个画面。亚杰这才明白,教授马上要讲的课程是绘画材料的制作与运用。在教授口中,枯燥的化学原理和其后的实际操作,令人感觉既新鲜又有趣。因为在国内美术学院上课时,一开始就是画素描、写生和模特儿,从未想到绘画材料与自己有什么关系。而在这里,绘画材料是绘画的基础和元素之一,是学习之初就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中,亚杰渐渐悟出了:为何我们的油画技巧那么单调和拙劣?色彩总是显得灰暗和无序?画面时间一长便产生龟裂和脱落?因为我们不懂绘画材料(矿物质颜料、画布等)形成的原因、构成和性能特质,也就不会自觉地把握作画的程序、规律和技法了。

  在掌握了绘画材料的制作与运用方法后,教授又以世界名画为例,向学生们灌输他的创作理念。这幅名画亚杰以前从画册中看过,即克拉姆斯柯依的《无名女郎》。画面上,一位头戴皮帽的雍容华贵的俄罗斯女郎,高傲地坐在马车上。

  “你们看,克拉姆斯柯依笔下的这位女郎,最打动人的,是不是她那凛然不可侵犯的高贵感?”教授透过眼镜瞥了一眼学生说,“对了,画家在画这幅画时,绝不单纯是为了给一位贵妇人画像,而是要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假如一排人站在你面前,同样的衣着打扮,同样缄口不语,为何一眼看上去,有人像工人,有人像士兵,有人像教授,有人像大夫,有人像悍妇,有人像淑女?这就是由每个人独特的气质所决定的。一个好画家就要画出这种气质来,而《无名女郎》就是这样。她的气质是通过她的高昂的头颅、微挺的胸部和五官的表情,尤其是眼睛传达出来的。做到这一点是最难的,需要对人物的身世、状态和内心世界做深入研究和探索。”

  稍稍停顿一下,喝了一口水,教授继续阐述他的观念:“对客观世界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照相,一种是绘画。二者的区别在于,照相是被动的(借助机械的、技术的手段);绘画是主动的,它可以改变客观世界,打乱其固有的形态,进行重新组合,这是它高于照相的魅力所在。绘画以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为载体,情感是艺术创作之魂。绘画不像唱歌,以声抒情;不像舞蹈,以韵动情;画家最大的本事,不是画得多像、多美,而是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传递出某种情感和心态,或悲、或喜、或寓意、或希望,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艺术家首先是编剧,之后又是导演,当他挥舞手中的画笔时,心中的情感随着剧情的跌宕呈现在画布上。所以,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作品。”

  未完待续。

作者:杜仲华,昊文艺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